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阐释
 
更新日期:2025-01-03   来源:   浏览次数:1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教师利用请家长这一手段时,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生成了对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主体间的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地影响着请家长的过程,也可以说请家

 
 教师利用请家长这一手段时,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生成了对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主体间的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地影响着请家长的过程,也可以说请家长的过程就是在建立关系。当下我国的请家长呈现着的,从时代向度上看是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之间的矛盾,从横向关系上看是师生、亲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而横向关系的错综复杂很大部分是还是源于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矛盾。传统的师生、亲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遵循着主客二元对立的关系认知,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是被凝视、把握、评价的客体,比如我国的尊师重道传统、孝道文化都浓重地对教师以及家长进行了“赋魅”,作为学生、孩子的个体是不能反抗师长的;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被忽视、被排挤的客体,处于附属地位。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社会本位的,国家要对各种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实施统一的、一定年限的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体现家校协同的家长委员会和家校合作制度的建设得到重视,但合作仍然存在边缘化、形式化、边界模糊化的问题。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观点协助搭建了教育发生的现场,而反客为主的对抗性尝试从未停止。
长期以来公立教育维持秩序的要求很多时候压倒了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从卢梭、赫尔巴特再到杜威,教育理论也在维护教师绝对权威和倡导学生自由的两极中不断摇摆。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是相当透彻的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摒弃,而教育界的改革也开始不断为被他者化的学生取得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要在学校教育的系统中显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开始呼唤家庭教育的合作,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在学生主体性崛起的过程中难以达到平衡。请家长可以说是老师将学校教育的师生冲突转移到家庭教育系统中的尝试,传统的亲师关系基本趋于稳定和谐,因为传统的父母都是在师道尊严的教化下成长起来,他们与老师对学生有着相似的看法,都将学生看作低下的他者。在现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老师也在学生主体性崛起的同时为自己在更大系统中争取自己的主体性,对于家长不配合、蔑视等带来的威胁有着越来越敏锐的意识。因此,请家长又是一个呈现家庭教育、亲师关系主客矛盾的场域。初看请家长只是一个教师教育手段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了师生、亲子、亲师三对自我-他者关系,也在更高层次上显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分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阐释

下一篇: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阐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