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更新日期:2025-01-03   来源:   浏览次数:8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历史上,我国是一个重文轻理的国家,该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近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理工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工科创

 
 历史上,我国是一个重文轻理的国家,该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近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理工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迟缓,工科高校数量极少,创新意识不强,创业精神不足,因此我国未能从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工业国家。同时,虽然有些科学家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但是数量极少,无法改变国家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才真正起步,近二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效果显著,使我国全面步入工业化。但是,伴随着新工业革命和5G时代的到来,我国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乏力现象,除了高校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完善、平台建设功能不明确、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综合培养体系不全面等现象外,地方高校在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必须查找问题,全面改革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地方高校的学生无法与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样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与设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资源缺乏。由于学生多、资源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相关实验与科研训练,同时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次数少、时间短,无法经常性地接受专业教师面对面教育,更无法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因此学生的科学素养不高、探索精神不强,造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欠缺、创新精神不足,该现象在工科学生中表现最为明显,许多学生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进而导致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2.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现象,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出现部分脱节现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首先,很多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部分高校是在课堂上以理论课的形式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致使很多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严重脱节。其次,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没有专业教师指导,从而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数量少、层次低,因此地方高校整体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再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匮乏,校内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平台,校外没有产学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致使学生平时根本无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进而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该现象对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完善,将是改革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下一篇: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