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不同氧浓度对进行无创通气的AECOPD患者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3-10-12   来源:   浏览次数:2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急性加重期患者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目前在临床上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急性加重期患者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发挥着重要作用[1],由于无创通气具有无需建立人工气道、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整无创通气的不同氧浓度,了解其对AECOPD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科AECOPD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72±8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7年修订的AECOPD诊断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2],未进行NPPV治疗。排除面部、颈部及口咽腔创伤、烧伤、畸形或近期手术者、误吸危险性高,心跳或呼吸停止者、上呼吸道梗阻者,无法配合NPPV者以及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病。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
1.2.1治疗观察方法 患者均采取瑞斯迈VAPA Ⅲ ST-A型无创呼吸机,参考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会修订的AE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3]。模式与参数设置:通气模式为BiPAP,吸气压力(IPAP)10-25cmH2O,呼气压力(EPAP)为3-6cmH2O,备用支持频率15次/min,保证患者指尖动脉血氧饱和度大于90%,A、B两组FIO2分别为33%(氧流量3L)、53%(氧流量8L),其他治疗均按常规标准执行,包括抗感染、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分别于通气前、通气后2h抽取动脉血1-2ml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f)、潮气量(Ti)及格拉斯哥评分(GCS)。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NPPV下不同氧浓度对2组患者部分血气分析检验及相关指标的比较,与上机前比较,上机后A、B 两组PO2、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升高,PCO2、呼吸频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当B组氧浓度升高时,B组 PO2、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亦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CO2、呼吸频率亦无明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格 1 NPPV下不同氧浓度对2组患者各指标的影响结果比较(±S)

组别 n PO2 PCO2 f Ti GCS评分
A组 30
通气前 50.37±6.72 85.80±10.68 32±5 350±33 7.4±1.1
通气后2h 90.07±7.82* 58.67±7.32* 19±38* 599±15* 9.7±1.2*
B组 30
通气前 50.02±5.47 86.17±13.35 32±4 358±40 7.9±1.3
通气后2h 99.73±10.62* 58.00±6.86* 18±3* 602±15* 10.0±1.4*

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COPD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改善活动的耐受性机全身状况,降低病死率。而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改善通气,NPPV的临床应用是近10年机械通气领域的重要进步之一。随着无创通气治疗的经验日益增多,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4]。无创通气是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第一选择[5][6],NPPV一般用于气道-肺功能损害相对较轻、神志清楚的患者,患者作为AECOPD患者提供辅助呼吸,BIPAP呼吸机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可提供两个水平的正压辅助通气,可以提供持续气道正压来克服气道阻力,降低患者呼吸肌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迅速排出体内CO2,纠正高碳酸血症,从而改善了AECOPD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纠正了缺氧状态,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 插管率及死亡率均下降[7]。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不同氧浓度对进行无创通气的AECOPD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 不同氧浓度对进行无创通气的AECOPD患者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