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
 
更新日期:2025-01-02   来源:   浏览次数:9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协同教育一词,在我国,是一个顺应教育改革而生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上世纪90年代,我过学者刘纯姣首次提出,最初被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二

 
 “协同教育”一词,在我国,是一个顺应教育改革而生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上世纪90年代,我过学者刘纯姣首次提出,最初被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二者相结合,以发挥教育效果最大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协同”的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李运林教授在他的论文《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中为日后“协同”理论打下了一致性的基础,即“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渠道的教育相统筹进行育人,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协同,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因为二者在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方式方法、内容上,有着共通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鲜活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各项教育工作中具有引领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时代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也势必做出调整。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立足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可靠的技术劳动者,正因如此,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中,找到二者协同的理据,以发挥二者在高职学生培养中的最大效用。
1、爱国理据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高校的作用时,提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用生动的形式,向高职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用职教人的声音讲好“爱国主义”、讲好中国创新创业精神,二者相互补充。
没有爱国主义支撑的创新创业,是没有灵魂的。对任何一个时代新人而言,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指导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难发现,每每我国在国际上受到误解,受到不公待遇的时候,他们的爱国之情随之高涨。因此,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找到创新创业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突破我国受到的束缚。同时,引导高职学生,用务实的创新创业精神报效祖国,是新时代赋予我们高职学生的一种责任。
尤其是“一带一路”提出后,加之在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爱国主义具有了民族性、世界性。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开辟的“红旅”赛道,世界赛道,不仅仅开拓了高职学生的思路,更让他们在创新创业这条发展道路上,升华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一种大爱。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有着共同的爱国理据,这也为二者协同孕育高职学生,奠定了基础。
2、道德理据
人无德无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更说明,当今社会一切活动,不仅仅要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进行,更要在道德的范畴内合规,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高职学生传递的修身立德,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更是要进行坚持与执行。创新创业工作要以诚信为本,尤其是在创新过程中以及创业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中,一旦失信,带来的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达到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的目的,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正是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他们可以深刻体会为何要遵守道德,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具体是什么。
3、责任担当理据
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因此,青年要勇于担负起历史与时代的重任。青年在的成长和奋斗过程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当然也会面临困难甚至失败。要清楚的认识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立心立德,永葆初心,顺境逆境都能窗明几净并在奋斗的过程积累宝贵的经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传递给每一个青年的,而如何让走入高职院校的00后,真情实感的体会到何为人生的逆境与顺境,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每一个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都是满怀激情,慷慨激昂的开始,而期间无数次的完善、打磨项目计划书,参加校赛、省赛、国赛,一路走来耗时最少6个月,结合比赛的要求,迭代自己的项目,准备路演,锤炼的不仅仅是意志,更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4年,亲身指导2017、2018两届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比赛,一路走来,我发现,学生们成长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具体了,其中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责任担当理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

下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