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
 
更新日期:2022-04-27   来源:   浏览次数:1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基于交叉学科背景,建立导师团队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构建知识传授+应用研究+价值塑造、团队+导师+副导师、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管理人员三位一体

 
 基于交叉学科背景,建立导师团队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构建“知识传授+应用研究+价值塑造”、“团队+导师+副导师”、“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管理人员”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有效解决研究生培养环节交叉学科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一)以知识链为基础,构建校内交叉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专业主要依托我校农业工程“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拥有“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淄博市农产品安全追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运用食品科学、材料科学、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门交叉学科,实现对农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和致病微生物等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高效识别和快速检测。因此需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组。
交叉学科导师组,区别于同一学科内课题组内组成导师组的培养模式,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通过交叉学科项目或平台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导师组形式。导师组中的教师毕业于不同地方、高校,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开拓学术视野。通常有理论研究一派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又有实践一派的高级工程师、实验师等等,从而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形成聚集老中青教师的导师梯队。而组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现有教师14人,学科领域涉及食品科学、农业信息、化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传统学科,以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导优势学科,多学科互相融合和渗透。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导师团队瞄准国际科研前沿和国家战略重要发展方向,共同完成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生选课、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初审及预答辩等环节。 团队研究生依据人数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3-4名团队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周组会,并与小组导师和同学讨论。此外,汇总典型问题,将其在一个月一次的大组会上进行讨论,形成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的反馈机制,做到教学相长。
(二)以产学研融合为牵引,构建校企/校校/校所导师团队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校校/校所联合导师组通常由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学校/研究所导师组成双导师。企业导师应选拔从业经验丰富、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员担任,如企业中的技术首席、研究员或科学家等。有些导师组也会配有辅助导师和助理数名。校内导师和企业/学校/研究所导师通常有着明确的分工。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习的初期,帮助研究生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带领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力,尽快适应行业需求。
在校企联合导师组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从高校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锻炼,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契机,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获得经费上的支持。三者间互相促进,实现“产、学、研”的相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是践行科教结合的体现,通过校外导师作用,克服了培养过程和生产实践间的隔离,使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更加务实,同时也是实现学术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依托山东省和淄博市共同建立“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淄博市农产品安全追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固定研究人员17人,其中,国家优青1人,万人计划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各1项。建立了多个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在内的联合培养基地,包括: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等5 家研究院所,北京强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山东仪器有限公司等10 设立联合培养基地。建成涵盖基地建设、研究生管理、导师管理、课程管理、实践考核、学位论文等制度体系。对研究生实行“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管理,做实双师指导;建立完善的基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制度,实施校企人才互聘。建立研究生成果产出与共享机制。基于共赢理念,形成校企双向投入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针对研究生外聘导师的考核评价,制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对外聘导师进行认真考核评价。还要针对双方在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政产学研合作座谈会,及时沟通,建立合作项目运行学期报告制度,汇报培养基地运行情况,以提高运行合作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

下一篇: 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