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金课”建设的背景
 
更新日期:2025-01-01   来源:   浏览次数:10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发出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消灭水课、建设金课。陈宝生部长在

 
 1.2018 年 6 月 ,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发出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消灭“水课”、 建设“金课”。陈宝生部长在会上表示,应该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金课”。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俗称“新时代高教 40 条”。教育部会同 14 个中央部委和单位联合推出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即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又称“金专建设”计划);建设 1 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即“金课建设”计划)。
2.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严格课堂教学管理,严守教学纪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同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在国家如此重视本科教育,如此重视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课程抓起,课程虽然属于最基础的微观层面,但确是根本的核心问题,能否解决我国大学在课程方面的短板、瓶颈和软肋,直接关乎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宏观战略的顺利实施。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这个“最后一公里”能不能解决好关键就在于课程建设。本文将重点从教务管理服务层面出发,就建设“金课”提出一些措施。提到“金课”建设,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这样两个金课建设的主体,大家往往会把教务管理服务这个软件忽视掉,然而恰恰相反,教务管理服务是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桥梁和纽带。没有教务管理的规范,“金课”建设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而一流的教务管理和服务是促进“金课”建设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建立相关约束机制,包括学生选课、考试等教学管理环节,助力“金课”建设,才能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金课”建设的背景

下一篇: “金课”建设的背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