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善良和善良教育
 
更新日期:2022-05-06   来源:   浏览次数: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尽管还有其他一些角色分类,但最核心的两个角色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大量的研究表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品质。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尽管还有其他一些角色分类,但最核心的两个角色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大量的研究表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品质。欺凌者多具有恃强凌弱、冲动、易怒,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格特点,常表现为狭隘、偏执、暴力等倾向;受欺凌者的特点则是内向、被动、消极、服从,常表现为缺乏自信而小心谨慎、焦虑的倾向。而善良教育从品质上培根固本,正是可以涵育良好人格形成的良方。
百度百科对善良的解释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张云和等通过“中国人善良人格的结构研究”发现中国人善良人格包含“诚信友善、利他奉献、宽容和善、重情重义”4个因子。焦丽颖等认为中国人善良人格具有“尽责诚信、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包容大度”4个因子。综合这两个研究,可以看出中国人善良人格包括友善、诚信、宽容、奉献这些品质。
善良教育就是以培养善良人格品质为目标的所有教育活动的总和。《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样适用于指导制定校园欺凌的预防策略。善良品质如同心理正气。用善良教育来预防校园欺凌,就是以形成学生善良的品性为目的,种善性以培正气,养善心以引正道。对于有欺凌倾向者,善良教育使其具善性、秉正气、向正道,不生欺凌邪心,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善良和善良教育

下一篇: 善良和善良教育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