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中呈现的特征
 
更新日期:2022-05-07   来源:   浏览次数:31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网络意识形态是伴随网络技术而生,以线上多元网络主体的价值观念为基本要素同线下社会高度融合而成的反映网民利益诉求的网络空间中的价值诉求,是传统

 
 网络意识形态是伴随网络技术而生,以线上多元网络主体的价值观念为基本要素同线下社会高度融合而成的反映网民利益诉求的网络空间中的价值诉求,是传统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新范式。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以来,互联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网络用户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一个虚拟即真实的网络空间悄然而至。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网络空间中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意识形态思想纷纷涌现,依托各种功能的APP,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畅所欲言,网络空间中一时间各种意识形态百花齐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抓住时代机遇,提出适应网络时代新需求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从原来的少数扩展为现在的所有网民
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党政机关和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者。普通的平民大众一般只是作为意识形态信息的接收者存在。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传播主体包括政党、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传统媒体和作为网民的个人,这是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时代,依托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可以是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个人、企业团体等多元化的群体,小到每个个体都可以既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
在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总是被党政机关的高级知识分子所担当,主要是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而被赋予的,但在网络传播技术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有传播思想的条件,因为网络赋予人们随时随地畅所欲言、发表和分享观点的技术平台和权利。也是由于当下网络通讯技术成为一项基础的媒介手段,所以网络空间中不乏有心人士利用,出现“非马”、“反马”思想,抵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二)传播方式多样化,由原来集中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向现在分散的网络综合传播平台方式发展
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中,传播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思想教育形式,通过面对面传播、报纸(印刷媒体)、包括电视新闻节目等传统大众媒体对受众进行思想洗礼和坚定的信仰来进行传播。以往传播主体利用可运用的媒介针对受众进行传播,这种方式效率高,而且传播效果好。而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依托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网络传播具有复杂性和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呈现环形发散的多向传播,加之微信、微博、腾讯和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多样的APP层出不穷,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传播内容复杂多样,具有多样选择性,传播导向容易受到混淆,传播效率受到挑战,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一大难题,也是对网络空间秩序的一大挑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算法推荐技术的成熟,意识形态传播日益呈现碎片化的传播,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点击量和播放量突破千万,用户人数日益激增。
(三)传播内容多向化,从原来论点清晰到逐渐模糊概念,各种过分解读现象层出不穷
在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受众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接收具有一定的时差,传播的并不是很迅速,受众对于社会热点和大事件的反馈也并不是非常的及时。但在传播内容上一直是导向明确,传播内容清晰的,一直是坚定的以社会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理论作为自己在思想领域的信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中呈现的特征

下一篇: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中呈现的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