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财务管控模式一般分成集权、分权和混合型,不同的管控模式都存在利弊。鉴于历史原因、监管松紧、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国有企业财务管控各有差异。但整体来看,目前国有集团化公司财务管控模式普遍有一定局限性,具体可以概况为以下四点。
一是分类管理实施难,财务管控效率低。集团化公司下属企业类型众多,包括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三板公司)、全资子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司等。虽然对不同类型公司财务管控有一定差异,但真正分类管理实施难度较大,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制度细化程度不够、管控人手不足、历史惯性等。另外,普遍存在对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管控过多问题,导致下属企业财务安排缺乏灵活性。这就导致财务控股效率偏低。
二是业财融合程度低,财务价值提升少。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仍以事后财务核算、分析为主。多元化集团公司业务种类较多,财务管控中未对不同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深入了解,在事前筹划及过程参与不足情况下,会对下属企业发展状况认识不足,导致业财融合较低。财务数据无法精细化分析,并业务环节相结合,导致财务数据价值未充分体现。
三是信息化应用不足,全面管控能力低。标准化简单重复工作仍未实现财务信息系统自动化处理,不仅使日常财务人员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其中,而且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足,制约财务管控效率。此外,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业存在未打通财务系统,集团公司无法实时直接获取下属企业财务数据,增加了报表合并、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实时管控的难度。
四是下属企业融资弱,整体资金效率低。集团公司充当最主要融资主体,下属企业通过集团借款等满足经营需求,融资能力被弱化。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资金管控太强,不同行业下属企业融资能力各不相同,集团公司统一内部借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程度不足,制约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优胜劣汰及新兴优质企业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