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内省”与“向外”
 
更新日期:2024-12-29   来源:   浏览次数:1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就本质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走的是一条内省化的道路,这种内省是带着内心层面的哲学观照。中国人的性格上呈现出圆融、内敛的特点,这与中国内省的

 
 就本质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走的是一条“内省化”的道路,这种内省是带着内心层面的哲学观照。中国人的性格上呈现出“圆融”、“内敛”的特点,这与中国“内省”的处世哲学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内省化”哲学中,“悟”是实现内省化的重要关键,“悟”是在个人自我意识下完成的,是悄然无声地在人的内部发生的变化,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累积,实际上是有一个“顿悟”的过程,在“顿悟”过后,人的精神和意志在对事物观照和领会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彻悟的地步。
物我两忘,显于内心的知识才能是真正的知识,“主体不是在硬性分析中解剖对象,而是让物自显。主体进入空灵境界,神与物游心与道接,与物自性相接;物我同一,心与道化。”
而亚氏的《诗学》走的是一条“向外”的道路,这种“向外”是主体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带着科学探索的精神进行探究,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推理演绎最终得出结论。
西方的“向外”更多的是在理性驱使之下做出的行为选择,更多地依赖逻辑思维,是一种摹仿求知与学习的活动。“内省”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层面,而“摹仿”还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获取、检验和评判。最终满足人的理性的需要,帮助人成为更好的人,“他所要做的就是使人发挥自身理性的作用来对抗人生的缺陷及偶然性,激发人们不断认识、探索自身与世界的热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内省”与“向外”

下一篇: “内省”与“向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