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文学主题中“间”意识的调和
 
更新日期:2024-12-28   来源:   浏览次数:1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村上春树的小说以浓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为整体基调,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惘然若失、彷徨无措,不断叩问自己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往哪里去我在追求什么。学生群

 
 村上春树的小说以浓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为整体基调,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惘然若失、彷徨无措,不断叩问自己“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往哪里去”“我在追求什么”。学生群体与社会的隔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使无法确认自身所处位置的无助与无奈成为了那一代日本青年共同的忧虑。
对于村上文学中的孤独感,译者林少华指出:“孤独是人的本质,人的常态。而村上笔下的孤独是审美意义上的孤独,是创造性的孤独,诗意的孤独,其根本指向是人文关怀。”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主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他主张品味孤独并把孤独当做珍贵的生命体验。与欧美冒险小说中勇敢战胜孤独的英雄人物不同,其作品中的人物对孤独都持有一种复杂而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选择并接受孤独,主动在自己和外界之间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他们渴望理解、渴望真情,却无从融入这个世界。以《挪威的森林》的三个主要人物为例。直子总是封闭自己,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借助表达上的障碍树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但另一方面,她对渡边充满了依恋,曾无比悲伤地反复强调“如果你能永远守护我该有多好”“希望你能记住我”。家境贫寒的绿子在贵族子弟云集的学校感到孤独和隔阂,仿佛和别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只好用外表的活泼和张扬掩饰内心的落寞。即便如此,她仍旧偏执地渴望从渡边身上得到足够的安慰和宠爱。渡边奉行“任何事情都不过多思考”的原则,每天按部就班地读书、打工。听课,始终怀抱着巨大的空虚感浑噩度日。他没有参与任何学生活动,常常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呆坐,但当绿子问他是不是喜欢孤独,他却回答“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斯普特尼克恋人》中,敏虽然认为同赴欧洲旅行的堇和她是再合适不过的旅伴,但归根结底仍不过是两个描绘各自轨迹的金属块。就像按既定轨迹运转的金属块无法碰撞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永远难以跨越。这些人物都从侧面映衬出村上对人际关系中“间”的理解与把握。
“村上文学的基调是孤独和无奈,但较之孤独和无奈本身,作者着重诉求的似乎更是对待孤独无奈的态度……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村上春树正是通过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间”渲染整体氛围的迷茫,通过人物与孤独的周旋与和解刻画人物的成长,表达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
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将集团主义奉若圭臬的日本民族在强调相互依存的同时,又是孤独感较为深刻的民族之一。从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可以窥见,日本人的孤独是国民性的、社会性的。对于个体与个体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感,他们并不以为惧,而是借此寻求理解、唤起共鸣,把孤独作为精神层面的“间”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学主题中“间”意识的调和

下一篇: 文学主题中“间”意识的调和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