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生活中最亮的光芒,也就是王琦瑶的光芒”, 弄堂建筑影响了弄堂人的生活,弄堂人的生活又影响了王琦瑶。王琦瑶的人生哲学是以市井哲学为底蕴发展而成的弄堂哲学,她学到了弄堂哲学的精髓,也就是谨小慎微的生活方式和在拮据中仍保持精致的生活态度。
(一)追求生活的细腻精致
人生在世,不外乎衣食住行。上海人的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的,每一分钱花到哪里都看得见,《长恨歌》中有大量关于上海人生活的描写,饮食、服饰、娱乐和家居装饰方面的门道,这些门道中含有一种细微的精致,体现着弄堂中上海普通人家的生活之道。
上海的弄堂、闺阁生活生出了王琦瑶,王琦瑶可以说是这种市井哲学的代言人,她一方面是生长于弄堂的弄堂儿女,另一方面又是上海这东方巴黎璀璨的旧梦。通过王琦瑶看上海,能看出弄堂的生活之道,围绕着王琦瑶的生活总是粗糙中带有精致的。
当严师母、毛毛娘舅等人一起聚集在王琦瑶家时,王琦瑶总会备好点心,对待吃食她还变着花样,令人出其不意。做食物的原料也是她花功夫准备的,这是一种精雕细作,是一种无论空间大小,生活条件怎样,都要讲究的精致和情趣。在弄堂里,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它的意义,这种生活哲学最能体现出做人的里子,有它最实惠的一面。
(二)深谙现实的人情世故
在王安忆笔下,弄堂进一步缩小为闺阁,“前者本来就在暗处,要命的是闺阁还在弄堂的阴面”。 古代对于闺阁的描述总用“幽闺”、“深闺”这样的词语,现今的闺阁其实是变了样的,它被后弄中最深的隐私熏染,被流言包围。闺阁每天都会发生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弄堂儿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他们不再有小孩子的单纯天真,开始懂道理明世故。
王琦瑶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也是在弄堂生活中形成的。她骨子里带有上海女性的精致,知礼节,懂得做人的道理,不动声色,骄傲但又有自知之明。王琦瑶家生活在最普通的弄堂,性格讨喜,且她生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邻家、给人亲近的美。她的行事方式是半推半就的,这是她做事的态度和保护自己的方式。
一九四六年河南闹水灾,上海通过选举上海小姐来筹募赈款。王琦瑶天生有几分姿色,对于摩登的事物也很心动,但她做事不动声色,且因上次在片厂试镜的失败经历,她也不敢轻举妄动。面对程先生和蒋丽莉的提议,她顺势而走,看上去是承他们的情,其实是如自己的愿。初选时期,她表现出的是不认真,这不认真中藏的是自尊心,为的是不让自己形成心理上的失落。
王琦瑶和同龄人相比更懂得待人接物的分寸。试镜失败后,导演托程先生为王琦瑶拍了一组照片,照片被《上海生活》选为封二,这使她变成了学校的名人。当有人问她照相的细节时,她不故作高深,而是据实回答,她仍然保持平静的生活状态,不抢先也不落后。这种安静是带有成功和希望的安静,也是为下一次蓄力。这些细节就看出了王琦瑶在弄堂生活的影响下是比同龄人更成熟的。她代表的则是上海弄堂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