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培育校园武术文化的价值
 
更新日期:2024-12-27   来源:   浏览次数:1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武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蕴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武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蕴含的重要价值,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武术文化的培育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武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运动方式,最显而易见的功能是促进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项目,有套路演练和格斗对抗等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内外合一”,武术的子项目种类繁多,可以适应不同身体素质青少年运动的需要。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亚健康、慢性病等病症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向,适应青少年发展需要的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而适度从事武术运动,不仅对人体肌肉、骨骼为主的运动系统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等同样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青少年摆脱亚健康状态,身体发育更加健康。武术种类门类的多样性可以使有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不同种类的武术文化学习,使得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升身体素质。此外,习武者强调“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也可以有效改变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姿态问题。少年强则国强,武术文化进入校园可以使得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 校园武术文化的培育有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养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一再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心十分重要,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归根到底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心。武术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形成、发展、传承都将绵延的中华文化蕴藏其中。我们要在学校中弘扬、传承武术文化当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并以此来帮助于学生的精神品质的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要讲清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武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止戈为武”等丰富武术历史文化精神可以帮助青少年认知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武术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术动作的练习形成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训练,这种练习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更可以通过训练帮助青少年养成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传统武学所呈现出的肝胆侠义的精神文化也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武术精神过程当中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以及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武学有道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确的武术文化的输导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就培养出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培育校园武术文化的价值

下一篇: 新时代培育校园武术文化的价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