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更新日期:2024-12-27   来源:   浏览次数:13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为理论依据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共分为三个步骤:输出驱动、输入促成、评价及课后巩固。在课堂输出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全面、系

 
  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为理论依据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共分为三个步骤:输出驱动、输入促成、评价及课后巩固。在课堂输出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全面、系统的学情分析,制定符合学生交际需求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口语交际目标。这个目标要求学生能依据本课主题,运用相关词汇、句型等自由讨论、对话、听说,表达诉求,呈现建议等。为降低教学难度和增强教学连贯性,可将总体输入目标切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总体目标。
(一)“输出驱动”阶段
1、营造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
在进行输出体验之前,教师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真实的交际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使学生能调动自身的语料库,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输出活动中;其次,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基于真实情境的口语交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有珍惜课堂时间的观念,力图使每一分钟都发挥其效用,在营造情境这一课堂的导入上,占用3-5分钟即可[2]P9,更多的时间应该要留给学生进行口语输出练习。
2、鼓励学生进行输出体验
在营造的真实有效的情境中,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口语输出。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为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进行讨论前,教师应明确讨论结束后将随机请学生报告自己的结果,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在没有任何书面材料或者口头的帮助下,学生只能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输出,此时学生输出的内容可能是非常简单的,甚至是在词汇或者句法上有错误的,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一方面,肯定学生的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不应过多纠正,以免降低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呈现总体输出任务让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
在第一次输出中,学生常常在内容表达上和语言形式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此时,教师再呈现本课的总体输出任务,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感”从而产生要努力达到目标要求的内驱力,此时学生会极度渴望获得一定的帮助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表现。
(二)、“输入促成”阶段
1、呈现子任务并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
针对输入材料,教师要进行有选择地处理。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学生急需从输入材料中获得必要的帮助,教师应尽量选择与本课口语主题有紧密关联的材料,关系不大或者不重要的部分都可以搁置起来,以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和理解输出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形式和相关的百科知识[2]P9。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一个个的子任务,完成所有子任务后,给学生时间进行整合,并检查话语逻辑是否正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