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动画学者塞巴斯蒂安·德尼斯(Sébastein Denis)认为,“动画是一种技术,并且代表一种类型(genre)”。他强调,动画的各种类型所能满足的艺术需求与商业期许是可以与实拍电影[ 在《动画电影》一书中,塞巴斯蒂安引用俄罗斯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的“自然电影”(prise de vues réelles)的说法,指的是纪录并还原真实运动的动态影像。]所允许的一样丰富,“其地位与其他所有可能存在的电影类型相平行”。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动画,塞巴斯蒂安直言,“承认动画的首要属性是电影。”自电影诞生以来,动画研究往往被要求隶属于电影研究,动画成为电影诸多类型的一种。主流动画一直以来迎合电影工业化与商业化的发展潮流,积极探索动画作为院线电影的类型策略。作为电影产品,动画成为一种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消遣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可复制性,甚至批量化生产的电影系列产品。
诚然,如今电影观众通常认为,目前电影市场中的动画片相比其他电影类型(如纪录片、音乐片、战争片等),显得更为“商业化”。观众认为,动画应该有合家欢式的受众定位、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生动幽默的角色形象等等。电影学者吴琼如此描述这些由经验系统支配的观众:“他们在进入电影院时不是白纸一张,带着一个空空如也的脑袋,相反,他们是满怀着一个明确的期待去看一部类型电影的。”
在中国动画的历史脉络中,科普之于类型动画是典型且成熟的。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短片《布谷鸟叫迟了》(1959)、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1),到电视动画《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1987)、《知识老人》(1988),再到长达212集的电视动画《海尔兄弟》(1995)、以世界最长科普动画著称的《蓝猫淘气3000问》(1999),中国科普动画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类型叙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