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双轮驱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更新日期:2024-12-26   来源:   浏览次数:13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明确培养目标:提出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思想通过专家咨询会、专业内部讨论、外出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讨,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出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思想
通过专家咨询会、专业内部讨论、外出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讨,将公共精神作为本专业学生价值塑造的核心内涵,将创新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高阶目标。将公共精神具体化为“一爱三公”,其中热爱祖国和公益精神是服务公共利益的基本前提,公共理性和公正信念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价值信念。对创新能力进行分类,并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包括思维创新下的发散与整合思维模式、行动创新下的竞争与合作模式。具体实践中,本专业将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
(二)优化课程体系: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的主阵地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从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入手促进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目标的深度融合。
(1)以公共精神培育为核心,建立关注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群。将《公共伦理学》列入专业核心课程,讨论公共价值、公共伦理价值观、公权力正当性、公共职责中的道德悖论等专业伦理核心问题。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获得1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分别有7门和3门课程列入校级和院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实现课程思政的全员参与。通过课程建设,专业教学中涌现许多典型案例,如《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提出“三小原则”推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实施:找到小切口,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讲好小故事,通过鲜活案例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开出小处方,通过案例为学生提供行动的价值指引。
(2)以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为指引,推动各类课程改革。首先在基础课程中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融通公共精神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例如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小组案例汇报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被学生评价为“最符合想象中大学课程的样子”。其次,在技能型课程中实现公共精神思维创新转化为行动创新。比如在《公关礼仪》课程中,任课教师组织开展了“我为公管代言”“礼仪PK赛”、三分钟演讲和“公关大闯关”等活动,让学生思考和实践如何展现班级和学院公共形象、实践公益精神。最后,在专业特色课程中落实公共精神与思维、行动创新的多维整合。例如《公共政策学》《公共服务管理》等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程内容相应的专题性研究,引导学生整合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分析理解公共事件、解决公共问题为目标完成小组研究课题。
(三)创新第二课堂:公共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助力器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协同育人方式,搭建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
(1)认真组织专业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创新行动能力。与华图教育集团合作,成功举办两届“行政职业能力竞赛”,推动专业学生牵头成立校级学生社团“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拓展协会”,由协会负责大赛主体组织工作,包括活动策划、宣传、合作单位联系等,老师在学校、学院层面支持协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精心指导创新创业项目,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公共事务。近3年,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省级项目5项,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湖北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6项,80%以上的项目和奖项与公益事业、公共事务高度相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双轮驱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下一篇: 双轮驱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