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虽受《猎人笔记》“人事景物揉一体”的深刻影响,但在记叙结构以及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屠格涅夫一度专力于浪漫抒情,“在屠格涅夫看来,真正的作品是将生活上升到理想的结果,因为作家观照现实生活并非白板摄影,也不是如实照搬,而是集中反映,焦点透视,有选择有规律的表现”因此在屠格涅夫的自然描写下,他践行着自己的理论观念,采用“焦点聚焦法”去描绘自然中的每处景物。而沈从文《湘行散记》所运用的“散点透视法”,不仅是由于船只移动自然景色不断切换的原因,更与沈从文深厚扎实的古典文学积淀有关。“散点透视法”是古典文学与书画的传统运用手法。沈从文在其自传中,记载着自己当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接触经历,在“湘西王”身边做书记时,在沈从文的工作室里,满是宋明清的旧画与书籍。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对沈从文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湘行散记》便是他在借鉴屠格涅夫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融合古今中外写作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的产物。
同时,在描写自然景物的目的性上,两位作家有着各自的侧重点,所呈现的差异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以及主张有关。19世纪的俄国无论经济与政治,还是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青年时期的屠格涅夫到德国后,深刻认识到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距,意识到人生而平等的他,对于自己农奴制的国家无比愤慨失落,于是决心用笔战斗,让俄国成为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现代化的国家。他对农奴制的批判与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自己笔下的自然的描绘出来,在大自然中,一切景物与生命个体是自由无拘的。不同于屠格涅夫对现代化的追求,沈从文对于现代化持反对抨击的态度。沈从文生长于20世纪初的中国,那是一个传统被现代化冲击得分崩离析的年代,目睹都市种种道德沦丧的情景,沈从文对于传统原始人性更是惋惜担忧,深究下去这又牵涉到他对一个民族未来的思考。他热爱一切原始的力量,执迷于原始传统人性的美丽。因此他的《湘行散记》中,以自然为基底,先是赞美自然的崇高,继而赞美原始自然下未受现代化污浊的野蛮的朴实的原始人性。因此,两部作品在自然描写上采用的不同结构以及借助自然描写的目的性的差异,与两位作家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主张追求是直接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