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客体化对女性异性交往的影响
Saguy等人(2010)最早研究了自我客体化是否影响女性与异性的社会交往13。他们告诉女性参与者,一名男性正在通过摄像机观看她们。女性参与者觉察到自己面部以上被观察即面部观察(控制条件)、面部以下被观察即身体观察(性客体化条件)、仅仅声音被记录即声音观察(控制条件)。结果表明,身体观察条件下的女性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同时发现,当女性在社会交往中被性客体化时,特别是与男性互动时,与其他两种条件相比,身体观察下的女性会通过花更少时间说话来减少自己的存在感。有研究者认为,女性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不仅受到了性客体化的影响,还可能受到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即女性在互动中说话减少是因为女性特有的顺从和宜人性(Rudman & Glick, 2001)。为了避免社会交往上可能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作用,Saguy等人要求被试在参与互动后,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女性化、男性化、中性)进行评分。女性化特征与集体性(“同情”、“自我牺牲”、“关心”、“给予”等)有关(Rudman & Glick,200116)。结果发现,在集体性方面,女性得分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说明自我客体化对谈话时间的影响将独立于性别刻板印象。但该研究仅聚焦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操纵方式,很难说明实验室外复杂的互动情景和更微妙的性客体化过程。
Garcia等人(2016)创造了更具生态效度的情况,通过异性之间的实际互动,扩大自我客体化在社会交往中的研究范式。因为过去的研究发现启动约会背景可以诱导状态自我客体化(Sanchez & Broccoli, 2008)。研究者邀请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到实验室,并在异性交流期间实施性客体化,后询问被试是否会和异性互动伙伴约会以及为什么进行约会。结果发现,经历较多性客体化的女性,报告在互动过程越觉得自己仅仅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状态自我客体化程度越深),越不太可能在人际关系中扮演主动性的角色,比如:邀别人约会、为约会对象开门等。该研究是第一个通过真实的人际互动诱导状态自我客体化说明对女性异性交往的影响,但采用的样本量过少,并且也是基于被试的自我报告,未来的研究可加大样本量,并通过行为测量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