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如何协调通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关系
 
更新日期:2024-12-25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每个学校所推进建设的特色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特色素养的提高。这种特色素养具有多维属性,既包含了专业素质的特征,亦含有通识能力的成分。

 
 每个学校所推进建设的特色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特色素养的提高。这种特色素养具有多维属性,既包含了专业素质的特征,亦含有通识能力的成分。专业素质即某项技能或能力具有专业化水平,能够在所属职业领域发挥作用;通识能力则指在不同领域中得以共通的知识与能力。如音乐素养中,专业素质即指音乐方面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通识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鉴赏音乐美的能力。由于特色素养的多重性,在学校的特色创建过程中,明确专业素质和通识能力相协调的课程方向,正确选择特色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更好地协调学生专业素质与通识能力的发展,满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无论学校的特色为哪一领域,学生的素质和水平都各具差异。从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出发,架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层次化培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学校在培育中更明确地对学生专业素养属性和通识能力属性作区分,也有助于学生在其兴趣与能力范围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特色素养。
1、明确特色课程育人方向
由于不同学校面向的学生群体不同,其培养目标和育人要求亦各有差异。因此选择学校特色的发展路径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立足于学校内部发展现状和因素,结合社会需求、社区资源等外部条件,合理推进本校特色课程建设。按高考内容作划分,当前普通高中的特色创建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考需考查内容,如外语、生命科学以及各类文理科特色;高考特长生需考查内容,如艺体、戏剧艺术、军事、飞行特色等;不参与高考考试内容,如环境素养、金融、政法特色等。如何使得校内的特色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通识能力发展相协调,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学校的定位。
若该校的特色课程方向为高考内容领域,所面向的是全体普通学生群体,应主要培养学生在此领域中的通识能力,即学校里的所有学生都应修该特色课程。如T中的理工特色,其理工科素养是国家课程的要求,那么作为特色高中 特色的理工素养培育,就要超越传统理科范畴的理工知识与素养的内涵,建立理工知识与科研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培育模式。
若该校的特色课程方向为高考特长生的考试内容,则应当对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有所区分。若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考取特定专业领域的高校,则要将课程的建设方向着重点放在特色素养中的专业素质培育。如S中开展戏剧艺术特色,学校通过专业测试与统一中考的成绩择优录取三种艺术类别的学生,全体学生都需修习相应的艺术类专业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考取艺术类高校;而有的学校分成普通班和特长班,对于需考取特色领域专门院校的学生和参与普通文化课高考的学生做了区分培育,进行两种不同方向的特色教育。如A中设置了音乐特长班与普通班,在毕业通过率、考试合格率、优秀率上,对普通班和音乐班学生有不同要求。开设了全校性的“音乐航班”课程,艺术气质修养课程等,培养全体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文化修养,既是为音乐班学生提供专业表演的小舞台,同时也是对普通班学生艺术气质的修炼提供氛围。与此同时,为音乐特长班的学生开设了“和乐团”课程、“音乐采风”课程、“多媒体音乐设计与制作”课程等,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音乐专业能力的高中特长学生。
2、建立特色课程纵向层次体系
立足纵向的学生群体,从学校整体特色育人工作上来看,在特色课程的规划环节,就应全面研判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发展情况,做出课程的纵向分层安排,促进学校特色育人工作目标更为明晰,效果更具成效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如何协调通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关系

下一篇: 如何协调通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