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生态指的是自然环境诸因素与文化现象分布的相互关系;“一种文化的产生与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及特定人文地理环境(语言、经济、民族、民俗、宗教等)均发生联系。”凤阳三花这三种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同时生存于凤阳府一带,究竟是怎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包容并蓄着他们?这一地理环境对他们的艺术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
凤阳地区地处于号称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一带,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凤阳“三花”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凤阳古有钟离、濠州与凤阳府等称谓,具有庞大的境域区划面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凤阳三花便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滋生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甬滩”中的《凤阳花鼓》唱到:“大凤阳,小凤阳,凤阳城里本事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文王,坐落龙廷倒有九年荒······ ”此处大凤阳为明清时期的凤阳府,小凤阳即现今的凤阳县。
凤阳府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既是中国的中部地区,又是淮河的中心地带,南有长江,北有黄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地段。便利的交通给凤阳地区带来了南北各方的不同艺术文化,多种艺术文化集结于凤阳一带,相互碰撞、彼此吸收,互为影响,这一现象为凤阳三花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先前条件。在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两次重大改造,其一是传说的大禹治水,将淮水成功输入东海,给百姓带来了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由此形成一句民谚语:“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其二是南宋时期黄河遭到人为决堤,导致“黄河夺淮”,从此凤阳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凤阳地区地形种类繁多,以平原山川夹丘陵为其主要形貌,地貌特点为府内的淮河上游一带地势高,中游地势低平,下游低洼,其南岸是大别山区与江淮丘陵,北岸是淮北平原,众多支流流向淮河。这一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造就了富足的自然资源。凤阳府在气候上呈现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的特点,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光照充足,雨量分配不均衡,气候变化无常。独特的气候是凤阳人民包容朴实的性格所形成的重要缘由之一。受这种奇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地区形成一种繁荣与灾难交替并存的生活景象,既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繁荣的政治经济生活;又面临频发的自然灾害,发生过水灾也出现过旱灾,且受旱灾影响,还会出现蝗灾。除此之外,还有雪灾、地震、瘟疫等灾难。故有“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不然则贼、兵、蝗虫也”之说。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凤阳独特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