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认识的本体。在毛礼锐与沈灌群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中说到:“‘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的本体。”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致良知”论的主体地位,将“良知”等同于“天理”,万事万物之理皆备于此,勿复加焉。与此相对,“致良知”论能够为解决部分大学生客观自我认知缺失,清晰自我定位匮乏提供借鉴意义,从而提升其主体地位。
(一)“不假外求”,促进认识本体的自发自觉。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皆有之。不问古今,不管圣愚,“良知”是人之常识,是人之本能。他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将“良知”与“道”相提并论,此“道”即是“天理”,而“天理”是不容置疑的,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物而发生变化,人的“良知”是至高无上,无所不知的。既然“良知”作为本体,且人人有之,就应鼓励大学生自发自觉其主体地位。部分畏于权威、师云亦云、跟风随众、没有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大学生,未能与老师及同学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陷入迷失状态,失去自我认同感。他还指出:“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致良知”并非从书上求,也非从他处谋,而是“只要解心”,即使书本文义背诵得再好,也会产生歧义。所以,他认为“道”未得,“良知”未致,皆是由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不“解心”,忽视心之本体的做法,虽然千思万虑,刻意揣度也无法致得“良知”。故阳明得出结论,“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鉴此,教师要给予其更多关心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认识到人性平等,“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无论高低贵贱,不分种族性别,只要能够摒除私欲,使“良知”得以彰显,不假外求,人人皆可为“圣人”。
(二)“惟是之从”,促进认识本体的自知自得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判断是非的准则。他说道;“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况且,“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由此可知,阳明认为学问贵在求之于己,一切是非皆由本心去判断,本心觉“是”便“是”,“非”便“非”,不可再因循守旧,笃信圣人,应自去探求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于是非准则的判断就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在网络化世界,信息量之庞大,信息内容之杂乱,网络环境令人堪忧,垃圾信息铺天盖地,时刻影响着新时代青年的是非观念,阻碍其求之于己,探寻真理的步伐。此外,阳明强调“君子论学,固惟是之从,非以必同为贵。”求学之道,重在求是,一味求同,必会失我。坚持“惟是之从”,能够促进大学生认识本体的自知自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形成正确是非观念,一改跟风随众之况,再变追捧权威之势,由此促进学术争鸣、科学进步,遂昌社会发展、民族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