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实践活动的准备过程
1.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平台建立
共享教育模式的组织建设主要从志愿者、需求者、网络平台这三个方面着手。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志愿者,寻找需求者。在建立初期,我们将志愿者群体定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对于传统文化有兴趣并且有能力教授者、退休后赋闲在家有独立行动能力的中老年人以及都市压力大的青年人,其中以大学生群体为主。需求者初步定为十堰乡村地区中传统文化知识传播薄弱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感兴趣的区域。通过网络平台,将我们的理念以及实践方式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我们的共享教育模式下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2.队伍体系——志愿者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播,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志愿者队伍体系准入标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思想端正,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知识储备丰富,有较为完整的知识教育体系,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见解;
(3)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能够对教学中突发情况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4)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讲课有条理且不违背基本的师法。
从思想、知识储备、教育知识理论基础和口语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制定严格的考核内容,对报名志愿者的人进行测试,测试成绩达到七十分以上方可正式成为正式志愿者中的一员。力求建设有思想、有文化、有内涵、有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志愿者队伍。
3.具体教授课程——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艺术等。我们所要教授的传统文化主要来源于古诗词,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将主要的教育内容选定为农事活动和社会民俗,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节令特点,进行教育实践。例如在春季学习《乡村四月》,在夏季学习《小池》。
(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内容
1.目标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我们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制定该项目的教育目标。首先在认知上能够流利通顺的朗读所学的传统古诗词,最后达到理解并背诵的程度;其次在情感上能够体会诗歌背后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能够在实践中将所学传统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
2.形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该项目的两大主要形式。理论教学主要聚焦于传统文化的文本内容学习,教学的场所主要在室内,教学设备可以借用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实践教学主要聚焦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操作学习,教学场所主要在室外,比如对乡村地区动植物的观察,对乡村农事活动的实践,教学设备可以借用农事工具等辅助性设备。
3.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感受能力,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组织两大教育教学活动——动植物的观察活动和风俗人情的体验活动。
动植物的观察活动主要形式是带领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寻找古诗词中提及的动植物并对其进行观察。比如运用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动植物进行“自然名”游戏,结合对自然的切身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