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为了体现尊重不同地区特色与实际情况,我国坚持“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模式,调动了各地区教材编写的积极性,涌现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符合地区学情的优秀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材的体系。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被各界人士诟病为只专于知识、能力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品德修养等人文性的教育,因此,这些教材在编写也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即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足。因而在教学中,教材强调、体现的人文性与教师实际教学取向——知识本位教学模式相悖:一方面,所用教材在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中更加倾向于体现人文性,轻视了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等进行教学,缺乏教学依托。片面强调工具性亦或是人文性,都不利于语文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博采众长,其编写理念的精进之处在于教材不仅注重体现人文性,也注重对学生必需的语文能力、知识等的训练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其中,注重语文知识、能力体现在课程内容目标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细化、落实到各个单元,“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写很好地体现出这一价值理念。
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所谓“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就是在单元内容进行组合时,“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 ;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也就是说,语文教材在单元的组合上,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的方式,明确两条线索贯穿、统领各教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