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悬念”就出现在章回小说与说书之中。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就会出现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一章的叙述,吊足读者与听众的胃口。当时这种手法还不叫“悬念”,而称之为“扣子”或“关子”。
“悬念”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张居正的《奉谕还朝疏》里,曰:“谕元辅张先生:自先生辞行之后,朕心日夜悬念。”继出现在清﹒李渔的《蜃中楼· 乘龙》里,曰:“自从张年兄去后,下官终日悬念。”二者中的“悬念”都是思念的意思。
《辞海》对“悬念”的解释则是:
“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力。①
“悬念”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能加深矛盾冲突,吸引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造成一种强烈的感受,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在西方,“悬念”的设计首先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十九世纪以后,随着福尔摩斯、波洛、狄仁杰等侦探小说的问世,以及《蝴蝶梦》、《惊魂记》、《呼啸山庄》、《三十九级台阶》 等电影的风行世界,“悬念”逐渐为大众熟知,成为小说与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
然而,“悬念”并不是小说与电影的专利,它在诗歌、散文、故事,以及传记等文作品,乃至于绘画与艺术设计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运用。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对“悬念”的一个形象而又美好的诠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山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些名句,也因包含“悬念”,而烩炙人口,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中的“引而不发”、“欲擒故纵”、“十面埋伏”,也都包含着极大的“悬念”。
只是在这些诗句与词语中,只有设悬,而无释悬,释悬部分需要读者通过想像去加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