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工科”语境下的建筑教育
 
更新日期:2022-05-20   来源:   浏览次数:11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建筑教育的本质方法、素质、能力建筑学的责任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因素,为人们创造满足精神和物质需要的三维空间场所。在建筑师负责制的视角

 
 1、建筑教育的本质——方法、素质、能力
建筑学的责任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因素,为人们创造满足精神和物质需要的三维空间场所。在建筑师负责制的视角下,建筑设计不仅仅是造型、空间、色彩和功能的设计问题,而是基于建筑的策划—设计—施工—运维—评估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技术解决方案。之前的建筑教育只关注设计,现在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下、建筑师负责制的要求下,又增加了多个环节,可见,建筑教育必将面临着大的变革。我国的建筑教育在普通高校中一般都是五年制、四年制或者大专的三年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要向学生传授的是什么?这是建筑教育的本质问题。
在今天信息高度发达、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可以更新、技术也可以迭代,但学习或工作方法与素质能力才是获取它们、创新发展的关键,也是大学教育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新工科教育亦是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孙澄把能力和素质作为建筑人才培养的重点,而知识仅是其基础。金秋野认为完整的建筑教育应当包含三个层次:建造目的的提问、设计方法的研习和建造经验的获得,建造经验的获得是最终目的,建造经验亦是一种工作方法与能力。保罗.克雷(Paul Cret)在《巴黎美院——建筑教学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写到:他的功能,即它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向那些求学者传授一种工作方法。顾大庆十分赞同这个说法,认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其传授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设计价值观、设计的操作程序、设计媒介的运用及语言描述体系。在设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包豪斯学派在1919年的《宣言》中宣告,“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造”,在包豪斯教育思想中,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独立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新产品的能力。可见,建筑教育中对方法、能力、素质的重视一以贯之。
2、建筑教育的重点——过程、实践
在建筑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建筑设计有太多的案例可供抄袭,做出的设计也符合范式的要求,但你问她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么想的时候,往往一脸茫然。这是因为他做设计时的“过程”不完整,此“过程”不同于画图过程或某一阶段的过程,而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这也正是新工科建设与建筑师负责制提倡的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与技术服务方式。建筑师要向医生学习,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无论中医西医、内科外科,没有直接开药下刀的,都是要知道病人的病史、身体状况、发病原因等等情况后通过诊断、化验、研究才能确诊治疗,这就是全过程的做事方法。建筑师还要向医生学习,医生不仅要熟知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状态,还要通过实践获得具体的医疗技术与经验,没有一个医生是通过理论学习就能成为名医的。
建筑的设计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我们缺少全过程的某一阶段,建造出来的建筑就会呈现某种不完美、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建筑师的成功亦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技术。现在的建筑教育多关注模型和图面效果,而忽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方案的推敲。如何才能提高能力、取得经验、提升素质,必须在个人与具体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不断探索、不断更迭中完成,实践是唯一的途径。美国国家建筑资格认可委员会早在1987年就宣布美国建筑教育所涉课程必须涵盖四大方面,即建筑的技术、设计、实践和历史文脉,其中实践是整合技术与设计的重要手段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工科”语境下的建筑教育

下一篇: “新工科”语境下的建筑教育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