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如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在1951年出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该作品与《蝇王》发表的时间类似,但是所传递出来的思想倾向却截然相反。通过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去纽约“逍遥”一天两夜、最终受到自己的妹妹的感化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的转变,塞林格传达出了一种对于人性本善、儿童身上充满未来和希望的“正能量”。这种思想倾向也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有关,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个新生的强国蒸蒸日上,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人民群众的信心都处在上升期,因此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老牌强国英国的元气大伤,盛极必衰的道路让民众普遍存在一定的迷茫和悲观情绪,这也是两国文学、特别是这两部发表时间相近的作品在意识上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
曾有人表达过《蝇王》“并非写给孩子们看的儿童冒险故事”的观点,称这本书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现代神话。小说中所塑造的神话世界,实际上和人类目前所处的现实世界面临着相同的局势。在小说的结尾,荒岛上的野蛮黑暗并未终结,而是与荒岛之外更为野蛮黑暗的核战争现实相互汇合。戈尔丁的哲理思维未必完全正确,却能启发读者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这就是他的不朽之处。《蝇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揭示人性恶的现代版寓言,故事设置了人的原善与原恶、人性与兽性、理性与非理性、文明与野蛮等一系列矛盾冲突,向我们展示了当今人类社会可能会发生浩劫的一个缩影。至于导致灾难的原因,戈尔丁将其归结为人性恶,正是人性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最终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幸。“野兽”即是人性恶的象征,悲剧的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也正是因为人们不能正视自己的恶。
《蝇王》中表达的人性本恶思想有很多的保留。比如西蒙虽然没有成功地解救荒岛上的儿童,但他却一直在尽力,并且他的启示却旨在拯救现实中的人类。只要人类不忘记西蒙的启示,他们便可能避免在热核战争中相互残杀、彻底毁灭的可悲命运。正如西蒙不但没有沦为野蛮人,反而被描写成理想的人一样,虽然拉尔夫表现出了邪恶的冲动,但也远没有堕落成杰克那样的极恶的人。这说明威廉·戈尔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还是有信心的。正如戈尔丁在描述黑暗和邪恶的同时,并没有把世界描绘成一幅暗无天日的景象,而是依然展现了生活的美好那样,我们也应该对充满天真童趣的孩子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真善美”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