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实表现
 
更新日期:2022-05-23   来源:   浏览次数:1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舆情生成迅速且影响广泛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没有先兆,没有预警;加上和人们生活高度相关,其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对公众健康有较强

 
 (一)舆情生成迅速且影响广泛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没有先兆,没有预警;加上和人们生活高度相关,其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对公众健康有较强的威胁,易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谈论。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使得相关的网络舆情具有同步效应,舆情生成迅速。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在较大范围内引发利益相关者的“联动”,各种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依据自身立场和利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当事人、事件本身以及政府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各相关主体错综复杂,加之我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观交融碰撞,进一步加剧了原有既定意义空间的混乱。
2019年12月27日,武汉卫健委通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1日,国家派出工作组赴武汉指导疫情处置工作,舆情迅速生成。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显示,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1月至2月,搜索指数出现了多个峰值,微博信息量和微信信息量也出现多个峰值。舆情生成迅速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仅2月15日0时至2月16日24时,与疫情相关的网络新闻报道就达到了334246篇,微信文章352347篇,可见公众的关注程度与参与程度之高。
(二)谣言涌现且危害性强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信息缺乏,网民出于对信息的渴求,往往表现出非理性思维,对信息被过滤和真实与否予以忽略,为谣言的传播扩散创造了空间。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特曼的谣言公式,谣言(R)=事件的重要性(I)×事件的模糊性(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特定的公共事件,和公众身心健康高度相关,并且暴露出社会现有问题,从自身利益视角和公共利益视角出发,事件的重要性凸显。此外,由于事件初期信息不对称,政府信息披露和事件处置滞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等共同作用,在网络拟态环境下进一步加大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模糊性。真假信息涌现,网民缺乏决断又促使网民对事件进行裁剪、缝合及传播,进一步加大了谣言的扩散。
新冠疫情期间,谣言大量涌现,包括假新闻、误导信息及谎言。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跟疫情和病毒相关,包括防治措施、病例现状、政府处置等,不少谣言的扩散与医学相关知识的缺位有关,如谣言“板蓝根能治疗新冠”“喝醋和盐水能治疗新冠”,虽然缺乏相应的科学证据支持,但是不明真相的网民在心理恐慌的作用下弱化了辨别真伪的能力,轻信谣言,并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第二类是疫情衍生谣言,如2020年2月初关于春运取消的谣言,4月初关于粮食出口受疫情影响会导致粮食紧缺的谣言,制造了恐慌和社会焦虑。谣言涌现,会导致公众焦虑,可能引致恐慌性行为,引发经济危机甚至引发政府信任危机,有时还会间接推动热点事件恶行发展,若不及时纠偏,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效应。
(三)舆情演变机制复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经历突发、爆发、降温、失焦等多个阶段,包括病毒溯源、应急防控、疾病防治和个体遭遇等类型。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民容易迷失于碎片化的信息。由于事件信息和公众信息渴求存在差距,在网民焦虑情绪助推下,会根据自身理解对事件进行“二次传播”。由于网民持续关注导致网络空间的“热度”高涨,不断有新的信息数据和观点汇集。伴随网络的匿名性和延展性,在群体极化、沉默的螺旋和反沉默螺旋效应等助推下,舆情峰值剧烈波动,热点话题会不断涌现,并且容易导致次生舆情的发展,议程设置不仅是媒体和政府主导的,更加上了网民的力量。而网民基于不同的情绪、视角、价值观,对事件产生不同的解读,各主体的参与使网络空间变成过载、混沌、多元的“超级意见市场”。在事件本身的复杂性、网民参与的广泛性、网络空间的泛在性共同动力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
此次新冠疫情网络舆情出现热点频繁更替、次生舆情叠加、舆情峰值持续变动的情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早期网络涌现对疫情相关病理、疫情危害程度的舆情,后来又涌现湖北红十字会事件、火神山医院、大理扣留重庆口罩事件等衍生舆情、次生舆情,舆情还指向复工复产、境外输入病例等多个舆情标的,借助传统媒体及新兴自媒体的持续信息更新,导致舆论热点频繁更迭,舆情突发期生成迅速裂变性强,集中爆发期热点更迭快,降温、失焦期波动频繁,舆情演变机制复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实表现

下一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实表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