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思路
系统解剖学课程设计上要突出其基础性和实践性,学生要掌握和了解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器官的毗邻关系和主要功能。教学形式采用理论课、实验课和网络课程自学辅导的形式。结合课程目标,课前布置学习任务,收集前期学习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联系与解剖相关的时事热点及临床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其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实验课和理论课并进,进一步加深理论课学到的内容,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和辨认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并根据具体内容结合临床开展病案教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基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基础,解剖学是其他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也是
学生执业资格等级考试的重要考核内容,教师应非常深入且系统地把握重点内容,
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传授这些知识点。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繁多,教师在授课
时梳理知识点,加强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3 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低。三维教学目标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全过程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网络资源等教学素材,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微助教等教学软件,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实验教学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学生观察验证理论知识为主,通过观察模型及标本识别人体主要的体表标志、器官的形态及位置,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成,并且能与器官的功能相联系。而探索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尸体解剖操作,模拟临床实际手术过程,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