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发现,总共有3442条结果,根据发表年度折线图可知,在2001年、2016年和2019年达到三次学术发表的小高峰,其中在2016年为433篇最高值,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后掀起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探索的新高潮。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创新与发展。本文首先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的概念溯源,回望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结合新时代下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探究。
在1978年1月在《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中最早出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在绪论“认真学习新闻理论,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中提到“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993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写进新闻学教材,在武汉大学吴高福主编的《新闻学基本原理》、1995年胡正荣主编的《新闻理论教程》以及1996年王珏主编的《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均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1997年林枫在《新闻战线》公开发表《讲政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文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无产阶级党性原则。1998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光春《我说新闻》从概念出发,围绕理论核心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进一步丰富。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后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小高峰,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西方“新闻自由”虚伪性进行批判。在20世纪末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宣传部都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带到了更广阔的视野内。
进入千禧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得到普及推广和进一步深化。2001年,《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同年在《中国记者》上,郑保卫学者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
学术研究的数量逐渐增多,相关书籍逐渐出版,在独秀学术搜索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全部字段关键词精确匹配搜索出来的相关中文图书有322种,根据2002-2021年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可知,书籍数量在2018年达到最高峰,总共出版了29本相关图书,同时从图中还可知自2015年以后,每年出版的数量均在20及以上。其中,书名中含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40种,在2001年之前是没有出现过带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籍,2001年出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三本图书,此后每年均有新的书籍出版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