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大局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树立大局意识,从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立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障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我国的新闻体制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新闻业自身的定位是党领导下的党和人民的喉舌,要积极进行正面报道,正面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等,同时辅以批评和针砭时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下的社会正能量,调动全方位的积极性,激发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在繁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作为新闻工作者,也要有正确的个人立场不动摇,做到知行合一,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政治的敏锐度。不能因为一己私利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恪尽职守,承担起新闻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生产出优质的内容,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大力培养全媒体型的人才,转变思想理念,做全能型的媒体记者,实现采、编、摄录、后期制作、宣发等系列全方位的媒体人才,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要练就过硬本领,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多样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受众对信息的读取、选择可能存在部分问题,作为专业媒体人,要担当起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提供真实、科学的价值信息。同时,也要主动迎合环境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思想,适应传播平台、传播渠道的信息化,在融媒体时代,全网互联互通的社会背景下,交互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新闻工作者同样要转变观念,向“读者本位”靠拢,深入采访调研,挖掘网络中看不见的信息,更加充满人情味和关怀感。
(二)抵制虚假新闻,保障真实性原则
无论何时,真实性一直都是新闻的第一要义,近年来,许多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谣言横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大众的心理恐慌。在2020年1月31日新冠疫情期间,有报道发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时间,大量居民不顾居家不外出的指令,连夜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次日线上与线下的双黄连口服液全部一抢而空,后来各大主流媒体发布辟谣信息,“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大众逐渐趋于理性。在本次“双黄连”事件中,短短几小时内新闻多次发生反转,导致社会公众恐慌情绪、大量囤积货物盲目抢购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现象,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由于媒体报道的失真,现今互联网传播速度之迅猛、传播范围之广等,导致造成后续的连锁反应。
因此尤其是在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媒体更应该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保障新闻的真实性,确保发布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自觉抵制虚假的新闻宣传,对于信息内容更要加强核实,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不能忘却真实性原则,加强对新闻消息发布的把关,反复核实。对于报道的叙事语言也应准确无误,避免引起公众的误读误判,提升媒体自身的专业性。
(三)深度与效率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下对于新闻作品也提出新要求,深度报道与连续报道相结合,将故事背景与观点并重,在深度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对于某些新闻如财经新闻等因其专业性和知识性可能比较晦涩难懂,这就需要媒体记者发挥专业素养和能力,将财经知识以故事化的角度切入,寻找小切口,从而立体式推进;同时在表现形式上辅以数字化、图表化表达,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将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同时也可要以人文关怀为逻辑出发点,归根到底最终是服务于人民,选取受众看得懂、听得清的文字语言所表述。新闻深度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对于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更高,因此要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报道。深入群众一线中,深耕事件的本源,从而以不同的角度多方面了解事件真相,解答受众疑惑。
在后真相时代下,连续报道对于探究事实真相、追根溯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报道方式,对于某些新闻事件,单一的报道可能并不会追溯其深层的本质信息,这便需要新闻记者对事件及时跟进,进行连续报道,最终形成系列专题。在叙事语言中注意内容的可读性,由浅入深的剖析事件的本真,层层递进分析事件的样貌,同时站在人文性的逻辑下扩大报道的视角,由点带面,关注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维护受众的广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