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乡村智慧化治理可行性及科学性阐释
 
更新日期:2022-05-25   来源:   浏览次数:1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信息及信息工具获取使用可能性高要将发展迅速的数字技术应用到乡村治理上,是国家对新时代乡村发展建设的要求,目的是提升乡村智慧化水平,契合

 
 (一)信息及信息工具获取使用可能性高
要将发展迅速的数字技术应用到乡村治理上,是国家对新时代乡村发展建设的要求,目的是提升乡村智慧化水平,契合国家整体发展计划的方针。打造智慧化乡村治理体系,首先需要在乡村治理范围内遍布信息化工作所需的软件及硬件。主要包括覆盖的网络系统,为乡村治理服务的各种应用软件,数据信息生存的乡土环境,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的高端技术。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表示,我国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网络及4G的普遍覆盖,乡村智慧治理网络基础扎实。其次,要想获取村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信息,通过专门的政务服务APP、微信小程序甚至是村组专门微信群,建立服务需求通道。这一要求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之下,能够快速实现,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各个行政村组进行定位归类,对村民需求无论是对视频、图片还是文字、语音形式进行辨别分析都有已有的成熟技术支持。再次,我国网民发展呈现出来的向老、向幼、向农村的三大趋势,即老年群体、幼年群体和农村群体使用网络化的占比在不断增加,意味着乡村治理的受众群体有深厚的网络信息化基础,排斥的风险低。最后,乡村智慧化治理的关键是使用高端算法进行判断,涉及到算法技术可获得和算法技术的管控两方面,前者鉴于我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引领的局面,大可不必担心使用来源的问题,但对算法的管控必须有强制规定,算法公开是必然,此类制度问题也可以通过政府出台迎刃而解。
(二)乡村公共服务范围扩圈、提质增效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鸿沟难以解决成为农村居民幸福相对感差和对政府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乡村治理展开智慧化应对,能把乡村公共服务原本的受限范围往外扩圈,同时对已有公共服务进行提质增效。乡村基础设施及乡土环境本身的实力不强劲,导致很多便民服务无法实现,例如法律援助、知识普及、文化传播、行政服务等较少地在乡村大地上发挥功用。但是在乡村智慧化治理的大背景之下,牵引出来的就是对农村居民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补齐,通过数据信息载体的智能手机端,就能够获取想要的法律方面的援助,可以实现农技知识的在线传授和学习,还能够进行网上需求留言,特别是行政事项的申请和办理的简便化和高效化。于此同时,在其它民生事项的意见问询和村民事务表决推举等方面,也较以往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乡村智慧化治理可行性及科学性阐释

下一篇: 乡村智慧化治理可行性及科学性阐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