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溯源
 
更新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劳动的词源考察劳动的概念属于劳动教育的本体论范畴,是所有关于劳动教育探讨的出发点,因此劳动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对于丰

 
 (一)、“劳动”的词源考察
“劳动”的概念属于劳动教育的本体论范畴,是所有关于劳动教育探讨的出发点,因此劳动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对于丰富劳动教育理论具有极大作用。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劳”是一个会意字,始见于甲骨文。宋郑樵《六书略·会意第三》以为“从营省,言用力经营也”;《说文解字》解释为:“剧也。从力,熒省。熒,火烧门,用力者劳。”  “熒”由“炏、冖、力”三部分组成,“炏”表示温暖与光明,“冖”代表房屋,引申为生活,“力”表示辛劳与力量,即通过辛勤劳动,可以获得光明的未来。“动”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動,作也。从力重声。古文動从辵”,表示“活动”、“行动”。从二字的文化意义考察来看,最初指操作或活动等行为,还没有拓展到当今我们理解的概念,直到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其内涵才拓展到人类的体力劳动和创造物质与精神的活动。
(二)、马克思视角下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马克思对劳动教育的理论解释从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同维度出发,围绕三方面展开。首先,劳动最基本的功能是创造生产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作为现实中人的感性物质的劳动,即“实践”,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关键因素。因此,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在通过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一个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世界,正是通过劳动,人的感性活动才变为了现实的社会活动,创造出人类社会。其次,劳动创造历史。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类的生产劳动才真正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才是解开人类历史发展秘密的钥匙”,劳动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维持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所以,要想真正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生产劳动。最后,劳动在创造世界和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人类自己。劳动作为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也同时对人类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本身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劳动不仅规定了人的本质,也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集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溯源

下一篇: 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溯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