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
 
更新日期:2022-05-27   来源:   浏览次数:1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江西省各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村产业融合已初见成效。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使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融合受到极大冲击

 
 近年来,江西省各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村产业融合已初见成效。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使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融合受到极大冲击。2020年5月江西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坚持主体参与、政府支持,聚焦特色、突出优势,联农带农、融合发展等原则,着力构建融合机制,创新推进产业融合,以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新环境、新特征,通过乡村产业振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针对目前江西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立足地区发展实际,走多元化产业融合道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积极发展融合主体,做大优势主导产业。坚持主体参与、政府支持原则,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重点培育示范面广、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融合项目,扩大产业融合的范围和覆盖面。第一,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强化其示范作用。政府应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水平高、规模大的强势项目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支持它们去创建国家级、省级新型农业综合体或者科技园,实现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走“农业+科技”融合之路。第二,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融合主体作用。农业合作社具有覆盖范围广、形式灵活多样、植根本土、发展稳定的优势,积极发展有农户参与的“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社员联合开展一体化甚至多元化经营,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将规范化程度高、质量效益好的合作社组织,培育成农业产业融合的主力军;与社员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利益,带动农户共同发展,达到增收富农,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做精乡村特色产业,走深度融合之路。针对江西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融合项目处于链条低端的弱势,通过重点打造乡村特色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深度融合之路,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因地制宜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如,围绕“富硒农业”进行产业融合,将赣西、赣南、环鄱阳湖富硒区等联合起来,发展“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其重点在后两个环节,可以通过引进有技术、有竞争力的融合方,借力发展,将“富硒”产品做好,将“富硒”品牌打亮,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品牌。比如,宜春市农业局通过政府牵头申报获批“宜春大米”公用品牌,将分散于各乡村的大米生产加工厂联合,进行技术改造、全新形象升级,打造了“宜春大米,天生珍硒”的特色品牌形象,通过集中推广宣传,该品牌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竞争中已崭露头角,使农户受益甚大;针对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展示、弘扬独特的民俗文化、人文历史、传统工艺等,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三)创新产业融合模式,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因各地拥有的资源条件不一,适合的产业融合模式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创新产业融合模式,走多元化发展之路。第一,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农村,围绕养种植业,选择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如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大棚蔬菜、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模式,通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减排、废弃物处理等,改善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第二,对于农产品丰富、有一定加工基础的农村,围绕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走农产品加工业模式。像江西宜春星火科技公司,利用已有的加工技术对油茶进行深加工及产销一体,正在将“星火茶油”打造成全国茶油名品。第三,对于城市近郊、区位优势明显的农村,利用其信息网络、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农业科技、电商、现代服务业等,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第四,在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乡村、古村落等,大力发展古村游、红色旅游等,实现农旅、农文融合,打造农民致富增收最佳途径。第五,对于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独特的乡村,走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推进农旅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休闲农业升级。如温汤镇利用独有的富硒温泉,建设硒温泉康养小镇和研学康养基地;靖安中源因其夏季清凉、森林覆盖率高、富氧离子,大力发展休闲民宿、农耕文化等产业,成为南昌及周边都市人群的客家避暑小镇、生态农家乐胜地。结合这些地域资源特色,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农业精品园区,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多元化融合,是乡村从脱贫到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

下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