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武术影视
功夫巨星李小龙(Bruce Lee),是推动我国武术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化舞台的攻坚力量,是推动武术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排头兵。他搭建起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秉承革新了中华武术样式,将中华武术带入西方世界,由此诞生“Chinese kongfu”这个标志性的中华武术外译词语。李小龙武术影视作品的问世和国际化传播,让世界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完美地展现了他对中国武术技击本质的诠释,让西方人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东方男子所散发的阳刚之气。李小龙所演绎的电影不单纯是一种武术表演、武术展示,更是一种将功夫实践与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交织在一起的具象认识,最重要的是为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开创一席之地,为中国武术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继李小龙之后,成龙的《醉拳》、李连杰的《少林寺》、吴京的《战狼》以及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等等,都使得中国武术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奔向世界,使中国武术令世界瞩目。由此可见,我国武术影视作品的传播早已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国际化话语体系建构之根深深地埋藏在世界土壤之中,使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国外武术影视
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进程中,中西文化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碰撞,擦出崭新的文化火花。特别是在影视界内,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在西方电影之中,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魅力。其中,由美国好莱坞梦工厂打造的《功夫熊猫》动画系列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该片以中国功夫和诸如庙会、面条、包子、筷子、爆竹、书法、龙图腾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体,以梦工厂夸张搞笑的风格为手段,通过文化创意将中国儒、道、佛的传统哲学理念和美国文化、思想、价值观实现了“无缝对接”。《功夫熊猫》虽然没有出生在中国,但是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映却将中国武术、中国文化内容以一种新的镜像传递给世界人民,充分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内核,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这也证实了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伍绍祖先生曾经提出的“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经典论断。另外,“花木兰替父从军”这段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早在《功夫熊猫》之前就被美国好莱坞影视进行改编后进入世界荧屏,并赢得丰厚的票房收益,将中国故事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总之,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以及其他出自外国之手以中国武术为基本素材的影视作品,都诠释着我国由“西学中用”的早期思想转变为“中学西用”的当代价值,践行了“文化属于我们,也属于世界”的时代内涵,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在世界之林的话语分量之重,加快了中国武术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