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人之为人的形上探求:“人”“德”统一
 
更新日期:2022-05-27   来源:   浏览次数:2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对自我的觉悟是人性问题探讨的始源,亦是人对人之为人者探究的基本前提。如果说殷商时期德字的出现为古人对自身的思考和探讨提供了一个契机,那么,

 
 人对自我的觉悟是人性问题探讨的始源,亦是人对“人之为人者”探究的基本前提。如果说殷商时期“德”字的出现为古人对自身的思考和探讨提供了一个契机,那么,从《尚书》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人的问题列入自己思考的范围中。对于人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孔子虽然没有做出是善还是恶的明确回答,但是他以“道”论“德”,在“道”的视角下关照“德”的意义,把“道”植入人心之中,阐述了人性之端始在于得“道”,且执守不失,并提出了人与道、人与德直接统一的思想,从而为他的人性理论建立起了形上依据。
“道”与“德”都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把道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得到了它虽死犹生;失却了它,虽生犹死。这就把道和人直接统一了起来。道对人的规定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的,就现实的层面来说,直接决定人性的东西是“德”和“仁”,所以,孔子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邢昺疏曰:“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德有成形,故可据。”“仁者功施于人,故可依。”道无形体,人看不到它,只能以心志慕守,故云“志于道”。德是人性之成,人得天道而成之,是可以看得见的,故云“据于德”。朱熹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四书章句集解定本辨》对朱熹的注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据于德’注‘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道得于心而不失,乃是自‘据’字上说来。”“‘据于德’德字原根道字来,故注德字不得不言行道也。”《史记·乐书》谓:“德者,性之端也”,德(得)于道而生,因于道而有,它是性的开端,是性的根本。《四书恒解》把“志道”上升至为人之理,其言:“人孰无志,而不志道则已失为人之理”,也是看到了道与德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道作为外在之理,若失却了它,德无法赖以生,性无法赖以成,人也就无法成其为人了。
德和人直接统一,因而,保持人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崇德,孔子特别强调崇德,原因就在于此。张岱年先生在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时说:“事实上崇德是一个普遍原则。所谓德是一个抽象观念,其具体内容就是仁与义。”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说:“主忠信,从义,崇德也。”(《论语·颜渊》)邢昺曰:“言人当有常德也。”皇侃疏曰:“言若能复以忠信为主,又若见有义事则从义从之,此二条是崇德之法也。”朱熹说:“主忠信则本立,从义则日新。”主忠信是立本之事,做到了忠信,并最终成就日新之功,这样才是崇德。崇德的目的就是要保有人的恒常之德。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回答说:“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先要做事情,付出劳动,然后才会有收获,这就是崇德。做事情、付出劳动,首先要把握根本,即主忠信,惟义是从,然后才能在实践中消除怨恨,甄别疑惑,游刃有余于社会和人生。所以,孔子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之为人的形上探求:“人”“德”统一

下一篇: 人之为人的形上探求:“人”“德”统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