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仁”对“德”的超越:融“德”于“仁”
 
更新日期:2022-05-27   来源:   浏览次数:30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德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德观念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从出土的文献来看,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仁字。《金文编》中

 
 德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德观念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从出土的文献来看,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仁字。《金文编》中收入的唯一的一个“仁”字就是见于中山王鼎的“亡不达仁,敬顺天德。”郭店楚简中“仁”字已经大量出现,但其写法都是从身从心。中山王活动的年代在公元前310年前后,与郭店楚简主人的年代大致相当。无疑,仁的观念和仁字的出现的历史,要比我们所见出土文献所载仁字的历史悠久得多。在《周书》中,仁的观念包含在德的观念之中,仁是德的一个子目。至孔子则发展了仁的观念,把德的含义融于仁中,使仁字成为一个与德并列,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高于德的哲学范畴。
《尚书·金滕》言:“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孔安国认为这里的“考”就是指父,故句意为:“我周公仁能顺父,又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孙星衍疏曰:“‘考能’作‘巧能’,知‘考’字当作‘巧’。‘仁若考能’,言仁顺巧能也。”二说差别较大,但对仁的理解是一致的,即都把仁视为人的一种品性视为德的一个子目。至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大量出现,其含义不断丰富,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德相比,仁依然从属于德。《国语·周语中》曰:“以怨报德,不仁。”不仁就是不德。《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背驰,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又把“仁”作为“四德”之一。《左传·哀公七年》云:“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二德”指的是仁与信。这里德的抽象层次高于仁,仁是从属于德下的一个子目,被德含纳,其地位远远要低于德。
仁观念提升的一个重要证明是《左传·襄公七年》的“参和为仁”说。襄公七年载:“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参和者,德、正、直三者合为一体,在这里,德则成为仁之项下的一个子目,由仁来统摄。由此可见,德融于“仁”中,从而把“仁”提升为一个涵盖诸多伦理规范的一般性哲学概念,当始于《左传》。
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合抽象,从而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概念。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德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孔子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这表明他把“仁”提到了涵盖其他伦理条目的层面。孔子说:“刚毅木纳,近仁。”(《论语·子路》)刚强、果决、朴实、慎言,有着四种品德的人只是近“仁”。孔子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便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就把“孝”“悌”“礼”也归到了仁的条目下。仁在某种程度上覆盖了德的其他条目,成为与德含义大致相同的一个范畴。因此,孔子的仁实际上统摄了众多的德目。可见,“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是一种概括了“全面的道德行为”的哲学范畴。 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 virtue(全德)。陈荣捷先生指出:“孔子首先将仁当作一个普遍的德行”,“能将所有特殊的德行统摄于其下的普遍的和概括的德行。”朱熹说:“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心德之全也”,就是说仁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含纳诸种道德规范的一般性哲学概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仁”对“德”的超越:融“德”于“仁”

下一篇: “仁”对“德”的超越:融“德”于“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