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捐赠文献的管理建设
 
更新日期:2022-05-30   来源:   浏览次数: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捐赠文献的入藏、保存与利用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捐赠文献管理建设。关于捐赠文献资源管理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识。1规范管理流程,实现文献捐赠统一管理捐赠

 
 捐赠文献的入藏、保存与利用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捐赠文献管理建设。关于捐赠文献资源管理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识。
1规范管理流程,实现文献捐赠统一管理
捐赠文献从接受捐赠、到甄别、加工入藏均有一系列流程。与普通文献相比,捐赠文献的资源管理建设更为细化与繁复,从捐赠沟通、捐赠咨询、捐赠回复、捐赠反馈、捐赠统计分析等需设置捐赠岗位或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对捐赠工作进行全程化的规范管理,针对每一个流程从捐赠开始到捐赠利用,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对诸多接收、甄选、登记、审核、分编、加工、典藏、流通、反馈和宣传等环节的具体规定和说明,尤其是分编、加工要增加关于捐赠意义的内容。摆脱捐赠管理无人监管状态。做到捐赠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专业统一管理。
2健全捐赠文献捐赠制度建设
完善的文献捐赠制度是捐赠文献资源建设的保障。
2.1入藏制度建设
捐赠图书并非一概接收,而是建立入藏制度,制定捐赠门槛,保障捐赠图书质量建设。入藏制度应与馆藏发展定位对接,对捐赠文献入藏标准、入藏范围、入藏形式、不入藏范围、不入藏处置制定详尽细则,使得评估捐赠文献做到有标准可依有制度可行,由此筛选符合制度要求的捐赠文献保障质量。入藏制度建设还应包括登记制度建设,在入藏的同时需对捐赠人、捐赠文献、捐赠时间、捐赠地点等做详细登记,颁发捐赠证书,举办捐赠仪式,形成捐赠档案,使得每一笔文献捐赠都可追踪溯源有案可查。除此之外还有捐赠处理制度建设,确定捐赠文献的所有权与处理权归属,对不符合如此要求的文献制定具体范围与规定,哪些文献属于漂流瓶、爱心捐赠范围,哪些可以封存,哪些可以废弃淘汰,都有明确的规章可依。
2.2文献加工制度建设
与常规文献相比,捐赠文献源于捐赠的特殊性,除常规的加工外,还有特殊的加工环节。这关系到捐赠文献的有效展示、揭示与利用。加工制度建设应遵循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独特性、一致性原则。在物理加工层面上,加盖捐赠印章,捐赠者扉页签名,贴捐赠标识,分配专门的财产登记号,特藏专柜等等多种形式来与一般文献有效区分。物理层面的加工需要统一性、标准性、完整性,按照制度规定严格执行。
对于编目数据加工,由于历史原因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出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是各成一家不够统一,主要源于没有统一的制度保障。业界多结合工作实际,对编目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制定了规范的分编著录标准与规则。现在通行的规则是在常规编目基础上,通过增加著录字段来区分普通著录揭示捐赠信息。如在010字段的$d子字段揭示来源信息,310字段揭示捐赠者信息。300、330字段深度揭示捐赠文献其他方面(如非正式出版物或内部发行资料等)信息。启用非控制主题词610字段,“很多图书馆都使用了 610 字段著录捐赠者信息,该字段应以捐赠者名称开头来著录有关捐赠者信息,读者通过主题词“前方一致”途径检索捐赠者名称则可以查找到单个捐赠者的全部捐赠文献,也有助于捐赠者了解到本人或本单位捐赠文献的入藏情况。”由此可看启用的目的一方面补充捐赠文献揭示主题内容,另一方面利于综合检索捐赠信息,对以后捐赠文献的利用、数据库资源建设、效率统计分析等具有检索重大意义。
3推动捐赠工作网络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文献捐赠数字化网络化工作也在深入推进,运用互联网思维参与捐赠工作网络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就目前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继续推进捐赠管理系统研发、推广与应用,实现文献捐赠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管理。自深圳陆承兆在《在图书捐赠交换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实践--以深圳捐赠换书中心和ILAS联合建设为例》一文中率先介绍了管理平台的设计流程与功能模块,探索出捐赠自动化管理系统具体应用与取得的良好实践,提升了捐赠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也调动了各大院校对图书捐赠管理平台的设计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当前的管理平台设计基于B/S模式,多采用多层级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更细化,流程更顺畅,基本能满足文献捐赠管理需要。“有捐赠网络化平台做支撑,实现对捐赠流程的有效控制、积分奖励的自动追加和对捐赠者信息、捐赠文献基本信息、审核、位置、利用情况、文献评价详情等的高效管理,方便完成捐赠操作、快捷查询和信息共享,实现赠书工作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更加强化了互动效应,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参与和响应。”但是由于各个院校系统应用不同,并没有形成普适性的研发推广与应用,目前推进速度与广度有待持续努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捐赠文献的管理建设

下一篇: 捐赠文献的管理建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