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更新日期:2022-05-30   来源:   浏览次数: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大学生在大众媒介环境下成长,通过媒介通信、搜索、阅读、社交、在线学习、休闲娱乐、了解外面的世界,媒介创造的生态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大学生在大众媒介环境下成长,通过媒介通信、搜索、阅读、社交、在线学习、休闲娱乐、了解外面的世界,媒介创造的生态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重塑,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知识和理念亟待普及。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健全,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薄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媒介作为网络时代最具变革意义的内容传载介质,是凝聚社会公德、弘扬价值共识、传递主流舆论的"传声筒”与"放大器"。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形成全社会的教育体系。
(一)优化社会网络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也就是说,政府机构要大力加快信息建设,融媒体建设等信息工具的发展,增加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度,借助媒体平台更好的服务人民。出版机构、新媒体、视频运营商、宣传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社会组织机构,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职责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宣传的文化要符合当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倡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抵制媚俗、丑恶的"丧文化",建立社会生态文化环境。社会大众媒体要把好关口,守住价值底线,做好监管。政府出台规定和制度,做好舆情监测和互联网监测评估机制,保证信息公开透明。社区加强媒介意识和宣传的培训服务。传媒产业、主流媒体向人们传递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加强平台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加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信息辨识能力,全社会形成合力,弘扬社会先进文化思想,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
(二)高校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
高校是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要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教育体系中深化媒介素养教育,拓宽教育渠道,得到重视。第一,开设媒体知识教育课程,普及媒体产生以及传播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媒介。一方面公共课程中加大媒介教育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鉴别、解读能力,提高媒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加强课程体系的融合。媒介素养课程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人文学科以及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第二,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媒介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师对媒介的观点、舆论的看法,潜移转化都会影响到学生。媒介传播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大学生对国家、社会、人生的看法。教师要育人为本,关心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教育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问题,增强批判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坚持党的领导,爱国爱党,树立理想信念,指明人生的发展道路。第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活动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媒介资源。对学生关心关注的新闻热点,校园话题、身边的大事小情,展开交流讨论,思想对话,引导学生面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精神状态。鼓励学生在校内媒体,校报、广播电台、校内网、公众号实践操作,参与到媒介生产制作运营,进行网络建设实习锻炼。发挥互联网优势,打造互联媒体教育的前沿性、价值性,能够贴近学生、吸引学生、服务学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下一篇: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