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人民群众的体育性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1]。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康健身心、改善体质,已经成为各阶层老百姓的共同认识和迫切愿望。这得益于多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战略对公民科学体育观的确立和提升,更折射出社会对体育伦理价值回归的期盼。但站在推进体育事业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着力化解。本文以公共体育伦理建设为研究对象,剖析古代儒学、道学、佛学主要思想对体育伦理建设的认识与要求,以此为启示反思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症结成因,强调加强公共体育伦理对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加以改进的若干可行措施。
1.公共体育伦理的意义与价值
体育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生的,这就是体育的本质[2]。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体育的基本构成也更加丰富,既包括以身体为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又包括一系列以拓展肢体机能、强健身心体质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当前,体育运动已成为我国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1体育哲学与伦理的关系
探究古代哲学对公共体育伦理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体育哲学与体育伦理的关系。体育哲学是揭示体育本质和指导体育实践的科学。在体育工作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3]。体育伦理,狭义上仅指体育道德,广义上指个体参加体育活动时内在的行为控制原则和外向的交往行为规范。需要指出的是,两者都是在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分化和综合发展中创立,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中都没有被明确提出。自诞生之日起,体育哲学与体育伦理就密不可分。本质上,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都是对体育运动经验规律的归纳总结,对体育实践都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而体育伦理是以体育活动中人的道德行为研究对象,属于体育哲学大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方面,我国对体育伦理的专项研究和学科建设起步较晚,还有许多领域亟待进一步探索[4]。
1.2公共体育伦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公共体育伦理,是指在开展公共体育健身、参与公共体育管理、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等公共体育实践活动中,个体或组织内在自我约束原则和外在联系行为规范,其主体通常包括普通民众、政府、企业等[5]。从体育划分的角度讲,公共体育伦理是竞技体育伦理建设的基础依据,是指导群众体育活动的默认准则,更是院校体育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1.3公共体育伦理的主要价值
公共体育伦理对公共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具有规范和指导的积极作用。奉行公共体育伦理规范,对体育实践活动中的个体、组织和客观环境将产生积极的伦理性价值[6]。这是因为在对体育本质的追求和体育伦理初衷的坚守过程中,公共体育伦理的主体能够获得积极的使命感,也使整个公共伦理建设环境得到有益促进。如“更高、更快、更强”、“更人性、更干净、更团结”等奥林匹克精神,既能助推参与者内生自我突破的动力,又唤醒人们对竞技体育规范发展的关注和监督。随着体育竞技市场化、运动员职业的快速推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体育成绩所导致的异化问题,在世界体育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构建昌明的公共体育伦理基础,对普通群众和从业人员都具有广泛的教育和感化作用,是纠正和治理体育异化问题,促进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古典哲学思想对我国体育伦理建设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关注人身心发展并具有哲学意义的体育思想[7]。依据古代学说流派划分,涉及儒家、佛家、道家、墨家、法家、医学、武学、巫学等多个领域。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儒家、佛家、道家三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哲学类观点,及其对伦理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2.1儒释道体育哲学思想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儒释道各自学说的体育哲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对发展身体、保持健康的生命观,对体育活动本身价值的认识、实践和评价,以及两者对政道和社会的影响[7]。
2.1.1儒家的学说观点
儒家认为健体养生的目的修身入世,运动的价值在于盛德仁道,应当以崇礼尚义的形式加以推广。孔子在《礼记·儒行》中提出“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9],训诫世人为了达成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要珍视爱惜生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揭示了了养生的意义。《孔子集语》中的“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饮食不节,劳过者,并共杀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并共杀之。”[10]又是对入世安生的警示,强调要注重内在的修身自处,与外在交往的德行规范。在《礼记·射义》中有“射之为言者绎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 [11],“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等思想,阐释了畅明心志是射箭之道的先决要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11]”,“射者,所以盛德”,“射者,仁之道也”,明言经由射箭这种体育交际,使身体社会化的过程。“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11]”,“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又道出了以礼仪伦理规范射箭的重要性。其后,孟子倡导为施而仁政存心养性、修身立命,荀子既肯定动以强身“尽筋骨之力”的客观意义,又强调施行礼乐、“讲信修睦”,以肥人厚德的伦理道德教化作用。
2.1.2佛家的学说观点
佛家将经历苦难视为生命轮回之必然,万物平等又同在轮回之中[12]。佛家认识到体育运动可达祛病强身之效,创制并研习多种体育运动,并向百姓传授以达普度劫难、延年益寿的目的,但并不追求升仙永生之道。研究《佛所行赞》、《佛祖统记》对佛祖生平的记述,其出家前作太子时就肱骨玄力,精于骑马射箭[13]。出家后的修行坐禅,也旨在由定生慧的心灵觉悟,不再只追求身体力量的强大。而且,在专心佛法自净其意的修行中,佛学倡导进行适当体育技能锻炼以调整身体、悦情养性。印度佛教推崇的瑜伽,以及我国佛教专注《易筋经》皆是此目的。佛学讲求的是了却尘缘、寻求真我,将体育的竞争看作是自我的竞争和历练,肯定其强身健体的有益价值[14]。因而,在传播佛法、普度众生的过程中,佛家的体育技艺也成为造福百姓、长久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
2.1.3道家的学说观点
道家十分重视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生命健康进行研究和探索,重视精气神三位一体。简言之,就是重人贵生,追求天人合一[15]。其看待身体如《道德经》所言“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 审视健康又“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认为“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16]。老子主张清心寡欲,庄子也号召静以养生,通过调和阴阳、刚柔并济、虚实动静等二元理论,两者坚实体育养生和医学治体的哲学基础。简言之,道家提倡“无为”、“坐忘”, 锻炼身体中视己身与外物同,亦不为名利羁绊而入世建功。其于“有涯”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等主张,都蕴含着寓体于道的体育思想。
由此可见,在儒释道为主题构成的传统思想文化中,虽然各具特色、侧重不同,但均不过度强调体育对生理极限的突破,而更重视体育对人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