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外宣翻译策略探讨
 
更新日期:2024-12-25   来源:   浏览次数: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关于外宣翻译策略,国内的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指导意义,实践性强的翻译原则或者策略。如黄友义先生提出的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

 
 关于外宣翻译策略,国内的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指导意义,实践性强的翻译原则或者策略。如黄友义先生提出的“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 2004: 24)也有学者认为,在通过汉译英宣传中国文化时, 应“以我为准”,即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把中国的文化完整的介绍到国外。(李贵生、张德福,2001:84)然而,这个“以我为准”的翻译原则似乎和三贴近原则中主张的“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翻译策略相悖了。对于这个“二元对立”,袁晓宁提出了“二元共存”,具体来说,在语言表达层面,应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翻译策略。在文化层面,即在文化承载词或语句的翻译层面上, 应采取“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袁晓宁, 2013:93)但“以我为准”真的可行吗?首先它不太符合“外宣三贴近原则”,外国受众不同于中国受众,外国受众对我们外宣翻译的接受和理解不同于国内受众,而外宣翻译起到的作用最终是由外国受众,而不是中国受众更不是译者本人或翻译研究者,来体验和评判的(张建, 2013:29)。其次,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呢?所谓文化走出去,是指我国文化以文化外交、文化贸易、及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走出国门,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建立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任成金,2015:91)。诚然,外宣翻译追求的效果是“有利于我”,可以是互惠互利,可以是合作共赢,以 “有利于我”为基础或者前提,让外国受众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的成就、独特的文化等,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然而在西强中弱的世界文化格局下,英语占有明显的强势地位,并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吸收英语文化,融入世界的的基础上,在外宣翻译中宣传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逐步走出去。再次,袁晓宁老师也指出外宣英译中“以我为准”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分具体情况一律采取简单直译的方法......在翻译那些英美受众一时无法搞清的文化承载词句时,可采取解释性翻译(尤其是口译时)或采取译文加注的翻译方法(袁晓宁,2013:96)。那么“以我为准”究竟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它指的是文化层次或者语言层次吗?已故的范敬宜先生一语中的,强调“以我为主”,如果说它指的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国际事务中,应该坚持我国的正确立场、正确路线、那是不能变的,如果说指的是宣传内容、宣传方法、宣传语言,那就应该“与时俱进”。否则,“以我为主”就变成“自话自说”了。(申宏磊,雷向晴, 2005: 7)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他国民众的接受习惯,将中国文化以及各个时代精神转化为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关注话语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拉近与他国民众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传播的效果 (任成金,2015:96)。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以河南全球宣传片中英文本为例,分析其中的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提出外宣翻译中需要遵循以目的语为归依,同时保留中国元素的翻译策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外宣翻译策略探讨

下一篇: 外宣翻译策略探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