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下午,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 让河南出彩”为主题,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主题宣传片在北京隆重举行。并推出中英双语河南全球宣传片。地区形象宣传语是一个城市,省份或者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其英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宣工作是否成功(申娜娜,李品,2011:84)。下面以河南全球宣传片中英文本为例,分析其中的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提出外宣翻译中需要遵循以目的语为归依,同时保留中国元素的翻译策略。
1 以目的语为归依
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翻译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别和特点,时刻不忘要按着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黄友义,2004:27)。
例1:走进河南,大河迎风东去,历史扑面而来。这里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都城,镌刻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诞生了最早的商业文明。
这是常见的汉语表达,无明显的主语,偏爱四字成语,结构松弛,所以需要靠上下文去弥补意义模糊和松散的逻辑;但是英文逻辑性强,结构严谨,所以翻译时译者要充分了解中英文的行文区别,重构、调整汉语中的逻辑和意义不够清楚的地方。
例1译文:A land with a rich history nourished by the yellow river,Henan sa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rst capital city, first written scripts, and the earliest commercial activities.
首先,A land with a rich history nourished by the yellow river是对原文“走进河南,大河迎风东去,历史扑面而来”的译文。 这一句话体现了英汉旅游文体的差异,汉语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而英文旅游文本大多风格简约,行文用字简洁明了,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并且译者把这句话调整为主语Henan的同位语;其次,英语的物称倾向十分明显,常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者无生命的词语作为主语,所以译者用了Henan 是来做主语,后面又用saw 将主语这个不具备人动作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把事物主语人格化,属于英语中典型的非人称主语句(impersonal subject sentence);再次,其中的短语“商业文明”,译者并没有按照常规把它翻译为commercial civilization, 而是翻译成commercial activities, 因为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往往是与“未开化”,“野蛮”相对应。由于处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一些词语所引发的审美想象往往是不同的,所以译者在实际翻译中应考虑这一因素,否则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谭载喜,2010:12)经过调整过的译文能够再现原文意思,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和受众的审美心理,体现以目的语为归依的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