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应对高校思政课的伦理困境的策略
 
更新日期:2022-06-01   来源:   浏览次数: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构建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明晰和谐师生关系伦理的存在形态以及师生伦理关系错位的表现,意在说明大学教师应如何运用相应的伦理规范指导自己的教学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
明晰和谐师生关系伦理的存在形态以及师生伦理关系错位的表现,意在说明大学教师应如何运用相应的伦理规范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大学生如何展现对教师的关怀,积极同思政课老师沟通,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提出了关怀伦理的教育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关怀已经成为教育中的一个布帛菽粟般的主题。根据关怀伦理理论的阐释,在一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既是关怀者,也是被关怀者。只有通过双向的伦理关怀,促进师生关系的相向性奔赴,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效性。具体来说,一方面,从本质上看,教育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行为,而应该建立在关怀生命的基础之上。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承担着关怀者的角色。高校思政课师生关怀关系的重建,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教师需从本能出发,经过理性精神的估量,对大学生进行伦理关怀。同时,教师必须做到根据大学生不同的主体特征,考量每个大学生的“内在所需”和“外在所需”,量体裁衣地进行关怀。[6]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学生个人明确性的内在需要固然需要作为目标函数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在课程价值的强调下,教师同时还承担着引路人的角色,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感性需要与理性需求,还要彰显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意蕴。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关怀者要在课程价值的熏陶下主动关怀教师。诺丁斯在指出关怀伦理的核心是关系性的同时也认为这种关怀能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的表现形式,“这种能力帮助人们建立关心的人际关系,或者帮助人们关心客观物体和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未来社会行为主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大学生经由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把握关怀伦理的要义,主动展现对教师的关怀。大学生应当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认知视角出发,体会思政课教师在全方位育人工作岗位上的不易,主动与思政课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学生真正作为关怀者,展现实践主体的关怀素养,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动态关怀关系中回应思政课教学,才能从本质上达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所谓制度伦理,是指一定的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伦理基础以及制度中所蕴涵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亦即制度中的伦理。”也就是说,制度伦理的基本含义是制度的合道德性。高校思政课的自身价值在实践维度内在地蕴含了伦理属性,是以,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中不能一味只追求制度的强制约作用。从长远来看,只有将伦理道德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把伦理落实在制度上,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根本遵循,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实现思政课的有效教学。因思政课本身就是德育教学,具有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直接指向伦理,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制度建设要以“合道德性”作为其设置目标和价值尺度,充分发挥伦理规范的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应对高校思政课的伦理困境的策略

下一篇: 应对高校思政课的伦理困境的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