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师对美育存在误区
有些幼儿教师的思想理念还有些片面[9],认为艺术类的教育就等同于美育,美育包含着艺术教育而不等同于美育,如今大街小巷都有的各种机构,舞蹈班,口才班,乐器班,主持人班,跆拳道班等等都是促进美育发展的一种手段,正因为教师有了这个思想上的局限性就使很多学科都得不到美育教育的充分发展。教师不能将美育思想与本专业融合从而限制了幼儿的审美取向及审美体验。
(二)教学模式存在片面性
我国的幼儿教育主要受苏联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更多的重视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体质健康问题,更多的重视孩子学到了哪些技能而对孩子审美观点漠不关心。仅仅重视运动技能或体育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性的传授给孩子知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学校对美育的关注度不高
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幼儿审美体验的发展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教育部,2017)。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在教育孩子区分真与善之前,必须教育孩子体验美。”柏拉图也把美育视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美育教育才能使人的感性情感和理性情感和谐发展,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陈、鲁,2009)。美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使受教育者更容易获得审美体验,并使人沉浸在美的感受中。换句话说,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所谓的欣赏和美感,进而创造出一种自己的美(陈,1998)。美育是一种让孩子具备美的素质的教育手段。美育并不是说把孩子塑造成艺术家,而是把孩子塑造成有审美素养的公民。艺术教育主要是将个体儿童培养成“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状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的服务参与意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有的教育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得到重视孩子得到教育才能带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重视美育的教育,使幼儿体验美、发现美从而塑造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