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难点
 
更新日期:2024-12-25   来源:   浏览次数:1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课程思政的特点分析(1)潜隐性。从教学实施上看,课程思政一般采取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方式,完成由知识学习到精神指引,润物无声的将思政元素化为

 
 1. 课程思政的特点分析
(1)潜隐性。从教学实施上看,课程思政一般采取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方式,完成由知识学习到精神指引,润物无声的将思政元素化为学员的价值观念。从行为主体上看,这种隐性的教学方式,对学员而言是一种无意而为的学习过程,对授课教员而言则是精心策划的有意行为。
(2)协同性。从思政内容上看,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通过课程思政对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巩固、践行、认知、升华。从教学内容上看,不是在课程中“嵌入”思政元素,而是要“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挖掘”专业课程固有的“思政元素”作用于学员,让其学会以专业为基础,从专业中引发和专业相连的问题,促使学员触发与教学内容相连的情感,达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的目标。
(3)多元性。从思政元素上看,同一个教学内容多数情况下都蕴含着多个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挖掘的角度和深度,产生出的“价值引领”也是多样的;从授课教员上看,同一个思政元素由不同的教员讲授,往往也能形成不同的育人效果,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的阐释方式、具体的展开内容都各具特色,呈现出的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员个体能力、经验、情怀、认知等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具体质量。
(二)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
根据课程思政特点,军队院校课程思政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应立足于课程教学目标,以专业思政要求为主线,从专业素养,军人职业素养,情势教育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深刻挖掘思政元素。但由于课程性质,专业要求,授课模式,教学过程的差异,导致课程思政元素具有客观存在的广泛性和分散性,此外,由于思政元素的存在形式、依托载体、蕴含价值、彰显理念均会以不同的样态呈现在课程之中,教员理念的差异也会呈现出并非完全一致的状态,容易出现“贴标签”和“两张皮”现象。因此,需要解决如何设置课程的思政目标,以及如何根据课程的思政目标,合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2. 实现途径。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以外的其它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传授知识,学以致用”,过多看中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联系过于牵强,或思政内容过于肤浅,缺乏内涵,导致思政教育与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同向而行。因此,需要解决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协调统一,同向同行。
3. 教员能力。由于多大数非思政课教员没有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难以满足“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非思政专业教员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把握不准,降低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部分专业教员缺乏“大思政”“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三全育人”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对教书育人把握不准,只教书,不育人,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学科知识教授好、把相关专业技能操作教给学员即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员和队干部的职责,与自己无关,甚至有抵触心理,认为课程思政会导致原授课内容的压缩。因此,教员需要解决如何转变思政意识,如何提高思政能力并将二者无缝融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难点

下一篇: 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难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