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设色发展:青绿水墨,展斑斓传墨韵
 
更新日期:2022-06-02   来源:   浏览次数: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画这种内涵丰富的传统民族绘画,有着独特的象征性的色彩观念,形成了基于自然摹写、展现随类赋彩的青绿山水和基于情感表达、反映清幽淡雅的水墨山

 
 中国画这种内涵丰富的传统民族绘画,有着独特的象征性的色彩观念,形成了基于自然摹写、展现“随类赋彩”的青绿山水和基于情感表达、反映“清幽淡雅”的水墨山水,两者程式化的笔墨与设色模式,成就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色彩表达。但这种图式的技法重复如果多是简单表面的技法模仿,那便阻碍了对写意山水画设色新语言的艺术探寻和审美观照的重新定位。
追溯画史,研读传统中国画,明确了山水画的设色,经历了漫长的由色彩丰富、浓烈沉稳的大青绿山水向追求墨韵、凸显意境的水墨山水转变的过程。青绿重彩山水画在唐宋成熟达到鼎盛,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面格局宏伟,设色厚重浓艳,成为青绿山水画典范巨作。后来重彩山水画受到水墨画崛起的影响,青绿山水式微。在此期间,青绿与水墨两者并存发展着。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飓,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解。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张彦远在此提出了极为朴素的色彩审美取向:“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文人写意绘画的出现,画家们强调“墨分五彩”、水墨为上,极力推崇虚空素淡,突出画面的笔墨气韵审美。“运墨而五色具”反映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讲究最朴素且神秘的水墨写意黑白审美。
水墨山水画浅绛素雅的用色追求,源自文人写意山水画归于清幽平淡、雅逸疏简、重墨轻色、展现黑白之韵的艺术主张和审美追求。“文人水墨画是隐逸的产物,是知识分子‘兼善天下’受挫而‘独善其身’的选择,是众多文人志士‘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心路历程的写照。”自元代始,这种主要依靠墨的焦、浓、重、淡、清即“墨分五彩”表达朴素的艺术自然与心理审美的色彩观,长期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写意山水画素雅用色的追求。“墨分五彩”的水墨绘画尚意韵、求写意,山水作品通过水墨的高雅淡远达到追求内敛与抒情,将水墨山水画意境审美推向了极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设色发展:青绿水墨,展斑斓传墨韵

下一篇: 设色发展:青绿水墨,展斑斓传墨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