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共生协同认知单一
就高校层面而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侧重点仍是学术型教育,缺乏相应氛围,在推进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训资源衔接过程中,高校仍按惯性思维教育教学,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共生制度,这就使得校企共生耦合模式在现实中显得无从下手、流于形式。近年来,根据温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对于区域内高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价值的实现势必要融入本土企业的实训支撑,而通过本土企业的实践实训也能让高校专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内在基础。
在高校提供的实践实训过程中,学生依然多以理论学习为主,企业岗位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浅尝辄止。部分温州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应用为选修类课程或是课外活动,采用讲座等形式来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也有一些学校单纯将创新创业设置为实践活动类教学,缺乏对于知识的教学。这些方式缺乏对称性和科学性,并且偏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另外,高校未能引导教师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在项目考察过程中仍以实验室数据为主,而不关注成果是否成功向市面推广,严重阻碍企业视角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效能。
(二)企业共生耦合参与度低
共生理论的本质是共生单元之间合作与协同,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但目前,部分企业未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共生理念并未得到合理发展。高校教育本质出发点是教育属性,教育属性要求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力,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及企业自身的效益成果是放在首要地位的,校企耦合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这损害了企业商业效益最大化的利益诉求。因此,企业对于和高校共生耦合的参与热情十分有限,也导致企业共生耦合参与度低。另外,企业并未与高校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多数选择“形式式合作”或“悬浮式合作”。这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多数也不具备教书育人方面的技能,且受功利化目的行为影响,多数企业仅仅选择挂名的方式与高校进行合作,实践实训名存实亡。尽管有少数企业也与高校达成了毕业实习协议,但企业相对更为注重学生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业务完成情况。同时,由于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企业常常只给实习生安排基础性、低端化的工作,工作内容的重复性大,严重制约学生从企业实习中所能习得的实践技能,也不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会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厌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