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社会共情:媒体融合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更新日期:2022-06-06   来源:   浏览次数: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融媒体报道以小人物为立足点,借力媒介表现形式构建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感,消除固有的刻板偏见,融合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共情过程。同时,共

 
 《人民日报》融媒体报道以“小人物”为立足点,借力媒介表现形式构建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感,消除固有的刻板偏见,融合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共情过程。同时,共情场域中的媒体表达也要适时适度,发挥正向情感的力量。
(一)构建身份认同,打造情感联结
共情存在于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这种平等是将主体客体化的结果,以第三者视角进行换位式的平等对话。《人民日报》融媒体报道中“小人物”的抗疫事迹,通过图片、音频、影像等方式生动的呈现出来,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加真实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是基于身份平等而产生的情感联结。在“一名武汉大学生确诊,我隔离38天未连累一个人”这则报道中,采用当事人郭岳原创的VLOG,结合文字说明进行报道。武汉学院郭岳寒假期间从武汉回河北黄铧老家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酒精消毒,回家后坚持将自己隔离在房内,最后确诊为新冠肺炎但全程未感染一人,治愈出院后又在车库隔离28天,郭岳得知有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急需血浆,当即答应捐献血浆。共情容易产生在人们比较认同的群体内部。郭岳的身份是一名大学生,他教科书式的自我隔离看似是一个体事件,实则赋予整个大学生群体以荣誉感和自豪感,由个体代表群体发扬了参与抗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他个体在群体中深化了自我身份认同,最终获得社会认可。
媒体技术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式的话语体系,“小人物”身份符号的背后象征的是社会上的平民阶层,是一个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认同再到社会认同的过程。身份认同可以看做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小人物”系列抗疫报道为平民身份群体赋能,共情机制下的身份认同激发的情感联结既鼓舞了全民抗疫,也体现了“小人物”的社会责任感。

(二)消除刻板印象,呼吁社会包容
共情是社会关系的柔化剂,得以让受众理解他人,移情超越原有刻板化的认知偏见。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而在《人民日报》的融媒体语境下,以往被赋予弱势群体符号的老人、儿童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抗疫标兵”,比如“73岁放羊老人防疫宣传”、“10岁女孩将‘小黄鸭’零花钱捐给武汉”、“3岁小患者出院,向护士阿姨敬礼”,被大多数人拒绝的社会底层职业——外卖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司机等也打破常规成为抗疫的一线工作者,比如“快递小哥护送金银滩医护出行”、“环卫工人曹大姐为医院移动厕所消杀”、“货车司机渠胜华,驾车十四次往返湖北运送物质”,这些报道消解了他们的传统社会形象,改变了人们对于这些群体的固有认知,这些“小人物”的形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得以重新建构。
媒介化社会增强了“小人物”的媒介能见度,赋予他们在互联网环境中充分表达自我和建构自我形象的权利,打破了传统的被建构者身份,同时主流媒体赋能助推他们进行积极自我呈现。共情机制下的媒体表达唤醒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减少群际冲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融媒体场域中“小人物”的抗疫故事,以位卑言轻却有大爱的命题叙事方式,给公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注重情感传递,拓宽了社会包容的边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共情:媒体融合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下一篇: 社会共情:媒体融合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