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红色文化具有地方属性,对学生来讲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而可以通过课外学生活动来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另外,微信、微博、抖音、“bilibili等微平台也成为学生课外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打造红色“微环境”。总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红色文化融入效果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列举了一些红色文化融入的具体途径,希望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1 加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领导,建立严格有序的组织体系
由于红色文化丰富多彩,既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精神,也有地方先辈的红色印迹,其教学体系的组织也将有区别与传统的思政课堂教育。因而应该建立地方性的红色文化教育组织来统一领导地方教育机构的红色文化教育。高校也建立相应的红色文化教育委员会来管理不同学院之间的红色文化教育,并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进行统一的指导与评价。通过相应红色文化教育组织的建立,使得红色文化学习井然有序,科学有效。
2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人员队伍水平,探索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由于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接近,但其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引进客座教授的方法引入外部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高校也要注重自身红色文化专职人员的培养,通过培训,提升思政工作线如团委、辅导员、学工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红色文化教育和管理水平。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还不够成熟,亟需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既使得红色文化教育有序开展,又使得红色文化教育人员的付出得到认可。
3 以团课为平台,促进红色文化交流与挖掘
在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团课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上有重要的作用。但团课在实际实施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思政教师,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实际效果还有待提升。团课是大学生学习或讨论一些关于党、学生修养、国家大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交流平台。团课实施过程中要增强红色文化主题的设置比例,提升红色文化主题的可操作性。例如设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专题,要求每位同学按照专题来挖掘身边的红色故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提升了对红色文化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