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国文学译本封面设计原则和方法
 
更新日期:2022-06-07   来源:   浏览次数: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封面可视为多模态意义构建和吸引读者的重要接口,一方面,链接模态间跨文化翻译,另一方面,封面能激发读者兴趣和购书选择。封面图文模态叙事构建就要

 
 封面可视为多模态意义构建和吸引读者的重要接口,一方面,链接模态间跨文化翻译,另一方面,封面能激发读者兴趣和购书选择。封面图文模态叙事构建就要充分考虑以上相关因素,借助认知心理学、出版经济学和翻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我们提出中国文学译作封面设计的“适应原则”和“凸显原则”,每一原则下又分别提出三条策略,为设计打造特色鲜明、感染力强、打动人心的译本封面提供参考,提高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效果。
(一)适应原则
中国文学译作封面想要打开海外市场,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学译作海外出版的现状,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学的认知程度和兴趣喜好,目标语市场出版发行惯例和注意事项。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好中国文学外译出版最后一公里的封面设计,适应海外出版市场的生态文化环境。
第一,适应国外读者的知识储备。文学译作封面要坚持“内外有别”的设计
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国内版本的封面设计,要根据国外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常识的知识储备,重新构思封面设计,让海外读者能顺利够解读出封面意义。比如莫言的系列作品,很多国内版封面设计仅有书名和作者,但这并不影响莫言小说在中国的畅销。但如果不考虑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学和作家的了解程度,以相同的封面设计移植出去,无法传递有意义的信息,也没有任何宣传作用。因此,中国文学译作封面需为海外读者量体裁衣,适应国外读者意识和知识储备是重要的设计标准。
第二,适应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审美。由于历史政治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
国家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标准,一种文化里的图腾,可能是另一种文化中的禁忌,一个民族眼中的美丽图案,在另一个民族眼中可能恰恰相反。所以,中国文学译作封面设计一定要适应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标准。例如,红色在汉语文化中象征喜庆、热闹和吉祥,而在英语文化中则隐喻暴力、血腥和残忍,但我们常见到一些中国文学译作封面喜用红色,无法对应传递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映射,也不适合西方文化。再如《花木兰》多个版本的英译封面都重新设计了木兰的形象,多为丹凤眼、厚嘴唇,以适应西方大众对东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适应国外受众审美的再创作典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文学译本封面设计原则和方法

下一篇: 中国文学译本封面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