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而当前我校家校互动的渠道通常有:家长会、家访、班级微信群、电话、家长开放日、学校网站、班级微博等。不难发现,这些渠道在沟通的时效性,内容的容量和形式,以及使用的便捷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局限性。随着个人微信用户群体的逐渐壮大,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家校互动成为了选择的趋势。
(二)硬件支持
近几年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设备(智能手机、PAD等)的出现与发展成就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进行网络合作的硬件条件,而微博、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契机。根据腾讯 2018 年一季报数据,微信已实现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面积覆盖,2017 年微信登录人数已达 9.02 亿,公众号也保持稳健增长,使用公众号已成为用户习惯。
(三)理念驱动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随着社会发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5处提到家长参与和家校合作;2012 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更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规范家校合作的法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密切家校合作,营造协同育人良好环境”。可以说,家校合作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家校合作通过学校和家长各为主体并发生良好互动将学校、家庭双方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有机整合,为学生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学生施加“1+1>2”的教育影响。